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大唐九万里 > 第 67 章(第1页)

第 67 章(第1页)

璎璎坐在一旁,早已完全沉浸在刘郎君与施七娘的过往里,从暮春初见的腼腆,到日常相处的默契,再到为相守而发奋的心意,最后是突遭分离的遗憾,每一个细节都让她鼻尖发酸,忍不住为这对有情人的错过神伤,连呼吸都放得轻了些,生怕打断这份带着暖意的回忆。

而李祈安却已率先抽回心神,目光落在刘郎君脸上,语气沉稳地追问:“这四年里,你借着整理卷宗的便利追查,可曾查出些有用的线索?”

刘郎君闻言,指尖在书案上顿了顿,眼神慢慢沉了下来,声音也带着几分凝重:“府衙里的卷宗,想必你们先前查访时也翻了个底朝天。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不管是户籍登记、人口失踪,所有卷宗里,都没有‘施七娘’这三个字。”

“这难道不是你刻意抹去的吗?”璎璎下意识接话,话一出口才觉不妥,她本以为刘郎君是怕两人的过往被人知晓,才悄悄藏起了施七娘的信息,此刻见刘郎君神色不对,连忙抿住嘴,眼底多了几分歉意。

刘郎君却只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我既然拼了命在找七娘,又何苦要隐藏她的信息?若是我动了手脚,岂不是断了自己的追查路?”

璎璎脸颊微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小声解释:“是我们想岔了,还以为……以为你不想让人知道你们的过往,才故意抹去了她的踪迹。”

“怎么会?”刘郎君轻轻摇头,目光落在院中的兰草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却又透着不容错辨的珍视,“七娘于我而言,从来不是见不得人的存在,反倒是我成长的动力。当年我收心读书、一心求功名,全是为了能堂堂正正与她在一起。若是可以,我倒想宣告给全世界知道,她是我放在心尖上的人,让其他男子再不敢对她有半分窥视,又怎么会觉得她见不得人,要去隐藏她的信息呢?”

这话落得坦荡,倒让璎璎彻底放下了先前的猜测,心里只剩更浓的惋惜,连刘郎君都查不到施七娘的卷宗记录,那当年到底是谁,又为何要刻意抹去她的所有痕迹?这背后藏着的隐情,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李祈安也皱起了眉,指尖轻轻叩着桌面:“这么说,是有人在你之前,就已经把施七娘的信息从卷宗里彻底抹去了?会是谁做的?府君那边,是否知晓此事?”

“阿爷不知,也绝不会是他做的!”刘郎君几乎是立刻反驳,语气里带着对父亲脾性的笃定,“我阿爷为官多年,在他眼里,家族前程、仕途起落、子嗣传承才是顶要紧的事,女子于他而言,不过是家族的附属、延续香火的角色罢了。”

他指尖轻轻划过书案上的木纹,声音沉了几分:“他从未把我对女子的心意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就算我一时为谁动了心,也不过是少年人一时的荒唐,等过了劲,自然会回归‘正途’。七娘于我而言是心尖上的人,于他而言,或许只是我成长路上一块无关紧要的‘历练石’,犯不着为了一个绣娘,费心思去抹掉她的所有痕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更何况,在七娘失踪前,我从没敢跟父母提过她,我知道他们绝不会同意我跟一个绣娘有牵扯,所以一直把这份心意藏着,连争执吵闹都不敢有。就算后来他知道了我在找七娘,怕是也只会觉得,等我哪天想通了,把人找回来纳为妾室即可,既不碍着我娶名门闺秀为正妻,也不损刘府颜面,又怎么会容不下一个女子,非要把她的痕迹彻底抹掉呢?”

这番话条理清晰,句句都贴合着为官者重利轻情的脾性,璎璎听了也点头认同,可随即又皱起眉,语气里满是苦恼:“可这样一来,既不是府君做的,也不是你动的手脚,那到底是谁把七娘的卷宗都抹了?线索岂不是又断了?这可怎么办?”

本以为找到刘郎君,能顺着他的追查多些头绪,可如今不仅没摸到新线索,反而连“谁在刻意掩盖”都成了新的谜团,先前燃起的希望,像是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李祈安却没像璎璎那般焦躁,他指尖轻轻叩着桌面,目光落在刘郎君身上:“你再仔细想想,开元三年前后,府衙里有没有什么异常?比如突然调走的官员、频繁改动的卷宗,或是有人特意打听施七娘的消息?毕竟要把一个人的信息从所有卷宗里彻底抹去,绝非易事,必然要接触府衙的核心档案,说不定还会留下痕迹。”

璎璎猛地攥紧了帕子,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急切,甚至不自觉提高了几分:“这么说,那个把七娘卷宗痕迹全抹去的人,说不定就是害了七娘的凶手!就算不是凶手,也肯定是帮凶!”她越想越觉得有理,眼底满是笃定,“不然他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劲?普通人为了遮掩点小事,顶多藏起一两份要紧的记录,可这人是把七娘的户籍、往来痕迹全清了,不是心里有鬼,何必做得这么绝?”

李祈安缓缓点头,指尖轻轻叩了叩桌上的九相灯,语气沉稳却掷地有声:“璎璎说得对。寻常人若只是想掩盖一段往来,绝不会大费周章地抹掉所有户籍信息,毕竟施七娘只是个普通绣娘,既非官宦家眷,也无涉案前科,她的名字出现在卷宗里就如大海里的针。除非是做贼心虚,怕有人顺着她的户籍、行踪查到什么,才会急着把所有痕迹都铲干净,连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肯留下。”

他抬眼看向刘郎君,目光里带着几分追问:“你当年整理卷宗时,有没有发现过类似‘被刻意修改’的痕迹?比如某份户籍册的页码不对、某段时间的失踪记录有缺漏,或是有人在你之前频繁借阅过施七娘可能涉及的档案?能在府衙里做到这点的,要么是熟悉卷宗存放的官员,要么是能随意出入档案房的亲信,范围其实不算大。”

刘郎君闻言,眉头拧得更紧,指尖在书案上无意识地轻点,节奏随着思绪起伏,显然是沉进了过往的回忆里:“其实当年七娘失踪后,我冷静下来也琢磨过这些关节。首先,从七娘没了踪迹,到我借着整理文书的由头去查府衙卷宗,中间只隔了半个月,这么短的时间,能把她的户籍等全抹干净,绝不是外人能做到的。”

他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凝重:“更关键的是,那段时间府衙里的人事格外稳定,管卷宗的老吏、抄录文书的小吏,连守门的差役都没换过一个。所以我当时就猜,这人必定藏在府衙里,说不定还能随时盯着我的动向,我怕自己贸然追查,打草惊蛇让他毁了更多线索,才一直没敢轻举妄动,只能借着整理卷宗的名义,一点点暗中排查。”

“你说的没错,”李祈安当即点头认同,指尖在桌上轻轻一划,目光清明,“既然范围圈定在府衙文书相关的人里,事情就好办多了。劳烦你写一份名单,不管是管档案的吏员、负责抄录户籍的文书,还是能接触到核心卷宗的官员,都列出来,我们接下来逐一探访,总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说着,他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语气里带了几分轻松的玩笑:“况且,依我看,这人做事倒是有些‘画蛇添足’。施七娘本就是个不起眼的绣娘,就算留下户籍记录,寻常人也不会特意留意,可他偏要连这点没必要的痕迹都抹去,反倒显得心虚。能犯这种错,想来也不是什么心思缜密、难对付的角色,我们只要找对方向,迟早能揪出他来。”

这话像一颗定心丸,让璎璎瞬间松了口气,连带着刘郎君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些。他点点头,立刻起身走到书案后,研墨铺纸:“好,我这就写。府衙里管文书的人不多,我把他们的姓名、职司、平日里的往来都写清楚,你们查起来也方便。”

刘郎君走到书案后,提笔时没有半分迟疑,笔尖落在宣纸上沙沙作响,显然这四年里,他早把府衙文书相关的人摸得透彻,谁的职司能接触档案都记在心里。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一份字迹工整的名单便写好,他抬手将纸递到李祈安面前,指尖还带着墨痕。

李祈安接过名单,却没有立刻翻看,反而抬眼看向刘郎君,语气直接:“你对名单上的人想必了如指掌,这其中可有什么特别需要留意的?比如行事古怪的人?”

“我早有准备。”刘郎君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严谨,“当年我排查时,先把那段时间因探亲、生病、丁忧休假的官员全筛掉了,七娘失踪的半个月里,他们根本没进过府衙,自然没机会动卷宗。现在给你的这份,都是我反复核对后,找不到任何理由排除嫌疑的人。”

“居然有几十人这么多?”璎璎凑过来,目光扫过纸上密密麻麻的人名,忍不住轻呼出声。

刘郎君也露出无奈的神色,轻轻叹了口气:“没办法,但凡职权范围内能接触到卷宗的人,我都不敢漏掉。七娘的线索本就少得可怜,若是因为我一时疏忽漏了谁,说不定就错过了真相,那我这四年的追查,岂不是白费了?”

“你说的有理。”李祈安终于低头扫了眼名单,指尖在纸页上轻轻点了点,语气沉稳,“虽然人多,但至少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该往哪里查,总比漫无目的乱撞,连线索都摸不到要强得多。”

他将名单折好,放进随身的锦袋里,又看向刘郎君:“接下来我们会按名单逐一探访,若是遇到需要核对府衙旧事的地方,可能还要麻烦你帮忙。”

“这是自然。”刘郎君立刻应下,眼底重新燃起几分光亮,“只要能找到七娘失踪的真相,不管是核对旧事,还是提供府衙的人脉,我都全力配合。”

璎璎看着两人达成共识,心里也踏实了些,虽然几十人的排查不算轻松,但至少他们离“谁抹去了施七娘的痕迹”这个答案,又近了一步。窗外的兰草随风轻晃,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名单上,像是在为这场即将开始的排查,添了几分希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