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后,黄雪玲打开灯,顺手把钥匙扔进玄关的陶瓷碗里,清脆一声响。柯基熟门熟路跳上沙发,蜷成一团毛球,眼睛半眯着盯着两人。
“坐啊,杵门口当门神?”她拍拍身旁空位。
张远犹豫了一下,脱鞋进门,坐在离她两个抱枕远的地方。
“你家还是老样子。”他环顾四周,“连沙发套都没换。”
“当然没换。”她斜睨他一眼,“这可是我们当年一起拼单买的,五十块包邮,洗了三年还没烂。你说你是不是该补我一半钱?”
“你要真缺钱我可以转账。”
“谁要你钱!”她抓起抱枕砸他脸上,“我要的是情怀补偿金!精神损失费!青春误工津贴!”
张远笑着躲开,却被她连续攻击逼得节节后退,最后整个人倒在沙发上。柯基在一旁看得兴奋,蹦起来汪汪叫了两声,仿佛在为这场久违的闹剧喝彩。
笑声渐歇。
黄雪玲靠在角落,抱着膝盖看他:“说实话,你今晚来,是不是也有点怕?怕见了面不知道说什么,怕回忆太沉扛不动,怕我发现你过得不好?”
张远沉默片刻,点头。
“但我更怕的是??”他直视她的眼睛,“我发现你过得很好,却再也没有我的位置。”
话音落下的瞬间,屋子里安静得能听见空调运作的细微嗡鸣。
黄雪玲没有立刻回应。她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神复杂得像一场未完成的雨。
然后,她笑了。
不是调侃,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释然的、带着温度的笑容。
“张远。”她说,“你知道为什么我会特意找到你的直播间吗?为什么明知道你会尴尬还要提起林小婉?为什么非要你来我家吃饭?”
他摇头。
“因为我也不想失去你第二次。”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十年前你一声不响消失,我用了整整两年才习惯没有你在的日子。现在好不容易把你找回来了,你觉得我会让你再溜走?”
张远喉头滚动,说不出话。
“我不是要你现在就怎样。”她摆摆手,“结婚生子同居合伙创业这些咱先不说。但我希望你能常来。可以是一起吃饭,可以是陪柯基散步,可以是你系统出bug我帮你debug。只要你还在这个城市,就别把我当外人。”
“……你什么时候学会说这么动人的话了?”他哑声问。
“生活教的。”她撇嘴,“三十岁生日那天,我一个人在家吃火锅,吃到一半哭了。不是因为孤单,是因为突然意识到??有些人,错过了就真的只能活在记忆里了。我不想让我们的故事变成那种‘曾经有个朋友’的开头。”
张远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光清澈如洗。
“我答应你。”他说,“不会逃了。”
那一晚,他们聊到凌晨一点。从大学食堂最难吃的菜,说到各自经历过的奇葩客户;从柯基小时候偷吃腊肠拉肚子,讲到张远第一次做直播翻车被网友做成鬼畜视频全网传播。笑声不断,回忆翻涌,仿佛要把错过的十年一口口补回来。
临走时,黄雪玲送他到楼下。
“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这个,还给你。”
张远接过展开一看,瞳孔骤缩。
那是他写给林小婉的情书原件。
泛黄的信纸上,字迹工整得近乎虔诚:
>“我不知道该怎么开始这一封信。
>我只知道,每次看到你走进教室,阳光就会变得温柔一点。
>你喜欢三分糖的珍珠奶茶,喜欢用蓝色墨水写字,喜欢下雨天不打伞……
>而我,喜欢这一切的你。
>如果可以,请允许我成为那个陪你走过更多晴天与雨季的人。”
末尾没有署名,只有日期:2013年6月18日。
“你怎么会有这个?”他声音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