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举槌。
第一声??所有通过钟声觉醒者的记忆自动备份至新钟楼,形成“记碑林”
雏形。
第二声??各地忆审台残余晶片集体激活,释放被封锁百年的冤案真相。
第三声??南方战乱前线,十万士兵突然停战,彼此相拥而泣,皆因听见亡亲呼唤。
第四声??长安皇宫内,魏景皇帝焚毁《归心律》原件,宣布设立“记忆监察院”
,由百姓推选代表管理历史记录。
第五声??西域商路上,一名盲眼老者停下脚步,仰天大笑:“我想起来了!
我是敦煌画师李玄,我画过千佛洞最后一幅壁画!”
第六声??东海渔村,一位老妇抱着孙子轻唱童谣,歌词竟是早已失传的上古祭祀之语。
第七声??莲种匣爆裂,晶种化作光雨洒落大地,渗入土壤,孕育新生。
第八声?
没有第八声。
因为这一次,钟声不再需要计数。
于睿睁开眼,看见柳元衡正缓缓消散,身体化作点点星辰,随风而去。
临终前,他低声说道:“谢谢你,让我终于做了件对的事。”
铃儿跑上前,将铜铃放在升腾的光点之中。
那铃铛竟自行悬浮,融入主钟底部,成为新的共鸣核。
自此之后,此钟不再依赖人力敲响,而是随世间情感波动自主发声??有人痛哭,它便低鸣抚慰;有人撒谎,它便轻震警示;孩童第一次说出真心话时,它甚至会欢快跳跃,如同欢笑。
三个月后,新“记学堂”
在各地兴起。
不同于以往强制读取晶片的忆审机制,这里的孩子们被鼓励亲手书写记忆,无论琐碎或沉重。
教室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画卷,题为《疼痛图谱》,上面记录着百年来的苦难片段:饥荒、战争、背叛、离别……但每一幅画面旁,都附有一行温暖回应??“但我还记得母亲的手”
、“可那天阳光很好”
、“幸好有人牵我走出废墟”
。
于睿常去一所山村学堂讲课。
他不能说话,只能写字。
孩子们围着他,听他讲述北境风雪、冰湖之战、影胚的牺牲。
有个小女孩问他:“于先生,如果我也听见钟声,该怎么办?”
他蹲下身,摸了摸她的头,在纸上写下:“告诉它,我已经准备好记住,但不会让它控制我。”
女孩笑了,跑出去摇动手中的小铃铛。
清脆声响中,远处山巅隐约传来回应,似有若无,宛如回音,又像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