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书院小厮匆匆跑来,跪地禀报:“夫子!
边关八百里加急军情送到!
北狄残部勾结西域十二部落,集结十万大军,意图东侵,兵部急召沈大人即刻入宫议事!”
林昭神色未变,只缓缓放下酒杯。
沈清璃却已起身,解下斗篷,整了整衣襟。
“又要走了?”
他问。
“恐怕是。”
她看着他,眼中不舍,却无犹豫,“这一次不同以往,不是单纯的边患,而是多方联军,若处理不当,恐成百年战祸。”
林昭站起身,从屋内取出她的佩剑和披风,亲手为她系上。
“那你便去吧。”
他说得平静,“但记住,无论多远,我都等你回来。”
她凝视着他,忽而一笑:“这次我不说‘补洞房’了,我说??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去江南看看杏花。”
“好。”
他点头,“我带上纸笔,替你画下每一朵开得最美的花。”
她转身欲行,却又停下,回头望他一眼:“林昭,若有一日我真的回不来了……”
“没有若。”
他打断她,声音坚定如铁,“你答应过我的,要穿凤冠霞帔做我的妻,要看着清璃书院一代代传下去,还要陪我老到走不动路。
你不能食言。”
沈清璃深深看他一眼,终是笑了。
她翻身上马,红影一闪,消失在月色深处。
翌日清晨,皇宫太和殿。
皇帝高坐龙椅,眉头紧锁,案前摊开着一幅巨大的西域舆图。
文武百官列班而立,气氛凝重。
沈清璃一身玄甲入殿,步伐沉稳,气息内敛,虽未言语,却已令满朝为之侧目。
“沈卿来得正好。”
皇帝开口,“此次敌情复杂,不仅北狄卷土重来,更有西疆诸部响应,据探报,其背后竟有吐蕃密使联络,意图共分大周疆土。
朕思虑再三,唯有你堪当此任。”
沈清璃上前一步,拱手道:“臣愿领命。
然此战非力敌可胜,须以谋破之。”
“哦?”
皇帝挑眉,“卿有何策?”
“分化。”
她指向地图,“西域十二部本就互不统属,лишь因利而合。
只要断其盟约,便可逐个击破。
臣建议派出使者,携重礼前往最弱两部,许以通商免税、互市驻军之权,诱其倒戈;同时派精锐骑兵奇袭北狄粮道,使其军心动摇。”
户部尚书李承言立即附议:“此计甚妙!
且我军近年修缮长城、屯田积粟,粮草充足,正可持久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