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你这个假期的家教老师,你叫我黎予就行。”
黎予心里跟明镜似的。想去那远在天边的沪市读书,光是学费和生活费,对她家来说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虽然高考成绩还没正式放榜,但她对自己的水平有数,心里那本账算得清清楚楚,填报志愿的事儿,更是在脑海里翻来覆去地琢磨、推演了无数遍,几乎成了执念。
高考结束的第二天,空气里还弥漫着其他考生彻底放松的狂欢气息,黎予却已经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开始四处寻找暑假工。她找到的第一份活儿,是给一个因病休学在家的学生做家教。
巧的是,对方也是源江一中的学生。
第一次上课,氛围还算融洽。学生挺配合,黎予讲解得也认真。直到课间休息,黎予无意中瞥见学生摊在桌角的课本扉页,上面清晰地写着班级和姓名。她的目光顿住了,一丝说不清的预感掠过心头。
“你也是…484班的吗?”她抬起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对的黎老师。怎么了嘛?”学生放下水杯,疑惑地看向她。
黎予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那个被她强行压在心底的名字,几乎是不受控制地冲到了嘴边:
“没什么,我有个…朋友,好像和你是一个班的。耿…星语?你认识吗?”
问出口的瞬间,她就后悔了。既期待得到一点消息,又害怕听到任何与她相关的、自己无法承受的内容。
学生茫然地摇了摇头,眼神清澈,不带任何杂质:
“耿星语?没听说过。我刚开学不久就生病休学了,班上的人认都不全,更别说熟悉了。”
“……这样啊。”黎予垂下眼睫,迅速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失落和连自己都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没事没事,我们继续上课吧。”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到眼前的习题上,然而,心底那片看似已经结痂的伤口,却因为这不经意的一碰,再次传来隐秘而持久的刺痛。思绪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开始不受控制地飘远。
她以为自己经过高考前那段疯狂的、用学习麻痹一切的日子,已经足够坚强,可以将那个名字连同所有相关的记忆一起封存、遗忘。
没想到,仅仅是一个相同的班级,一次下意识的提及,就轻易地击穿了她所有的伪装。那个人的身影、声音、甚至只是名字本身,都像拥有魔力,能瞬间唤醒所有被她刻意压抑的联想和波澜。
后半节课,黎予讲得有些心神不宁。思路偶尔会卡壳,需要刻意集中精神才能接上。
她甚至不小心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写下了那个名字的缩写,反应过来后,又慌忙用笔重重地涂掉,留下了一团狰狞的墨迹。
好不容易捱到课程结束,黎予几乎是有些仓促地收拾好东西,和学生道别后,便快步离开了那栋居民楼。
夏日的源江县进入了雨季,天空灰蒙蒙的,她觉得心头像是蒙上了一层灰霾。
刚走出楼道,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好友黄鑫发来的消息:
『黎予,我们也考完试了,你来我家找我呗,下午我们出去玩!』
若是平时,黎予可能会因为奔波打工而推辞,但此刻,她急需做点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驱散心头那股莫名的烦闷和悸动。
她回了句『马上到』,便朝着和黄鑫家走去。
这条路她很熟悉,是刚解封那阵她来找耿星语走的那条路,也是黄鑫第一次主动和她打招呼的那条路。
她低着头,脑子里还在不受控制地回放着刚才上课时走神的瞬间,以及那个挥之不去的身影。
就在她走到一个路口,下意识抬起头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前方不远处的一个巷口。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骤然凝固。
她的呼吸猛地一窒,脚步像被钉在了原地。
就在那个巷口,背对着她,站着一个身影。
一个她熟悉到刻入骨髓、即使在梦里也能清晰辨认的背影。
瘦削,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短裙,右手拿着一把透明长柄伞。
——是耿星语。
绝对不会错。
那一瞬间,黎予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冲向了头顶,耳边嗡嗡作响,世界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只剩下她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
她死死地盯着那个背影,眼睛一眨不眨,生怕一眨眼,那个人就会像幻觉一样消失。
耿星语一个人往巷子里走去,大概也是刚考完试。女孩微微侧着头,露出的半边侧脸轮廓在斑驳的光影里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是她……
她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