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来你在这里过得确实挺舒心嘛!脑子没生锈!”他站起身,拎起那个巨大的外卖袋,“那就好!毕竟,世界要是太无聊,我也会很困扰的~”
他像是完成了一次满意的探查,转身欲走,却又像是想起什么,回头晃了晃手中的袋子,戏谑道:“对了,你的单我买了~不用谢哦,小狐狸!”
风铃再次响起,高大的身影消失在门口。
安娜看着面前空了的芭菲杯,和那份一动未动的巧克力蛋糕,轻轻吐出一口气。刚才的对话看似轻松,实则每一句都在进行高强度的信息交锋和立场确认。
五条悟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关于“外力”的警示,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我知道你在这里,我知道你在做什么,而我,在看着。
这种被“最强”纳入视野的感觉,并非威胁,而是一种奇特的、位于世界之巅的孤独者之间的相互确认。
他理解她的立场,甚至可能欣赏她维持平衡的方式。那句“世界要是太无聊,我也会很困扰”,与其说是对她说,不如说是对自己内心孤独的一种表达。
安娜拿起书包走出店门,店员那句“刚才那位先生已经帮您买过单了”让她微微蹙眉。
又被“赞助”了。这份看似随意的人情,如同一条纤细却坚韧的丝线,再次将他们的因果联系在一起。
阳光洒在身上,安娜知道,她的“缓冲带”生活,因为这位“同类”的再度入场,注定要掀起新的、难以预测的波澜了。
……
夜里,安娜例行检查她的多个匿名加密通讯渠道。其中一个极其隐蔽的、使用了多重符文加密的频道,收到了一条来自“N”的新信息。
"N”是她在处理镜妖事件时,偶然在一个暗网性质的神秘学论坛上遇到的“网友”。
对方似乎对各种异常能量现象有着极高的敏锐度和研究兴趣,言辞间透露出深厚的学术背景和全球视野,且极其注重隐私和安全。
两人因讨论“非咒力体系能量残留的辨识方法”而有了几次短暂且高度技术性的交流,算是萍水相逢却颇有共鸣的“同道”。
信息内容依旧简洁且高度加密,翻译过来大意是:
「近期监测到多处零星出现新型能量污染迹象,特征:高惰性、强附着性、微弱精神干扰。暂命名为‘X物质’。附上一段能量频率波形图(加密附件)。
你所在的东亚区域,尤其是关东地带,波动频率近期有微弱但持续的增强趋势。注意规避,如有样本,盼共享分析。」
安娜点开附件,那经过复杂解密后呈现出的、扭曲而阴冷的能量频率波形图,让她目光一凝。
“黑蚀”!果然,它正在扩散,并且引起了其他领域研究者的注意!
这位“N”提供的波形图比她之前捕捉到的碎片更加清晰和系统化,甚至标注出几个能量峰值出现的大致时间节点,其中一个节点与她之前感知到的横滨方向的异常波动高度吻合!
这位“N”究竟是谁?其技术手段和信息源似乎远超普通研究者。安娜心中升起一丝好奇,但更多的是警惕。在未知的领域,过早暴露自身并非明智之举。
她沉吟片刻,谨慎地回复了一条信息,同样经过重重加密:
「收到。波形特征已记录。暂无线索,将持续关注。另:此物质对传统净化术法抗性极高,需警惕。」
她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自身位置或已有情报的具体信息,但分享了“抗性高”这一关键特性,既是提醒,也是抛出一个诱饵,看看对方是否会就此透露更多信息。
发送完毕,她删除了所有痕迹。
窗外月色宁静,安娜的心绪却并不平静。五条悟的试探,“黑蚀”的扩散,神秘“网友”的信息…各方线索正在悄然交织,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拢。
她摸了摸口袋里那枚温润的家族玉简,又想起母亲温暖的布丁和叮嘱。
不管来的什么波澜,守住此地,稳步前行便是。十三岁的小狐狸如是想道,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