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2章
陆沉一死,最重要的活口和证词来源断了。
那数百名原本惶惶不可终日的官员,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几乎是齐齐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压在头顶的巨石瞬间被移开。
一种诡异的气氛开始在朝堂蔓延,那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对某些“默契”的心照不宣。
然而,乾清宫内,却是雷霆震怒!
“逆子!安敢如此!”朱兴明“勃然大怒”,摔碎了心爱的茶盏,厉声下令,“太子朱和璧,私自毁坏重要证物,干涉司法,目无君父,即日起幽禁东宫,无朕旨意,不得踏出宫门半步!闭门思过!”
圣旨一下,百官心情复杂。一方面,感念太子“烧书”之举,等于变相保全了很多人。
另一方面,看到皇帝如此严厉地处罚太子,又觉得陛下圣明,法度森严。
只有极少数人,嗅到了这其中不同寻常的气息。
孟樊超在得知太子烧毁供词和陆沉暴毙的消息后,独自在衙署内静坐了很久。
他回想起皇帝这些日子以来的犹豫,回想起太子进言时的沉稳,回想起陆沉死得如此“恰到好处”。。。。。。一个个片段在他脑海中连接起来。
他深夜求见皇帝。乾清宫内,只有君臣二人。
孟樊超没有绕圈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判断:“陛下,太子殿下烧毁供词,陆沉恰在此时暴毙。。。。。。这一切,是否太过巧合?”
朱兴明看着他,脸上没有了白日的“震怒”,只有一片深沉的平静,甚至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孟樊超继续道:“陛下若真要彻查陆沉余党,纵然太子烧了供词,以锦衣卫和暗卫之能,岂会没有备份?陆沉又岂会死得如此不明不白?陛下此举。。。。。。是否意在借太子之手,行稳定朝局之实?幽禁太子,看似惩罚,实为保护,更是做给那数百名涉案官员看的。让他们感念太子‘恩德’,又敬畏陛下‘天威’。如此一来,既避免了朝堂震荡,又让那些人心怀畏惧,日后必然收敛行径,对陛下和太子,感恩戴德,更加忠心。”
他将自己的推测和盘托出,最后总结道:“陛下圣心独运,臣。。。。。。佩服。”
他这话,并非谄媚,而是真正想通了其中关节后的叹服。这已不仅仅是政治手腕,更是帝王心术的极致运用。
朱兴明听完,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他只是静静地看了孟樊超片刻,然后,脸上缓缓绽开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端起桌上新沏的茶,轻轻呷了一口,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悠悠地说了一句:
“这茶,滋味不错。”
一语落下,满室皆静。窗外,似乎有夜风掠过檐角,发出细微的呜咽,仿佛在为这场悄无声息、却影响深远的政治风暴,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一场看似足以颠覆朝纲的巨案,最终以主犯伏诛、太子受罚、数百官员侥幸过关的结局落下帷幕。
表面上看,皇帝似乎妥协了,太子似乎冲动了。
但唯有置身棋局核心的寥寥数人明白,在这场雷霆与雨露的交织中,最大的赢家,依然是那位端坐于龙椅之上,看似犹豫,实则始终掌控着一切的帝王。
朱兴明用一场“愤怒”的表演和太子的“牺牲”,既维护了法度的尊严(,又保全了官僚体系的稳定,更在无形中,为年轻的太子积累了巨大的政治资本和潜在的拥护力量。
这一石三鸟之计,不可谓不深,不可谓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