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5章
尤其是大业年间,隋炀帝三度兴兵,皆被其击溃,杨广随军携带的巨量军资、工匠与兵士,尽数成了高句丽的战利品。
几百年的底蕴,加上杨广这位“运输大队长”的慷慨馈赠,高句丽近二十年来的国力发展可谓一日千里。
若非如此,他们也断无余力在辽东修筑千里长城。
“燕王殿下所言极是。我曾数次前往高句丽,彼处寻常百姓的日子虽远不如我大唐子民,大多仍在温饱线上挣扎,但其国中权贵却奢靡非常。”
“我们商队运去的任何奢侈品,都会被他们迅速抢购一空。更重要的是,辽东似乎盛产黄金,高句丽许多贵族府邸中都藏有大量金条。”
一位专做海贸的掌柜按捺不住,起身出言附和。
“确实如此,高句丽的采矿之术虽粗陋,但金矿储量颇丰。不仅如此,其铁矿与煤矿亦有多处,只是他们尚不知如何高效利用,故而开采规模一直不大。”
刘谨在旁适时补充道。
尽管李想未曾与他透露今日宴席的谈话内容,但他已大致猜到了王爷的意图。
“燕王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们战后去高句丽开矿?”
淳于风再次探问。
所谓富贵险中求,若大唐真能一举攻克高句丽,他绝不介意去分一杯羹。
毕竟淳于家的捕奴队早已在百济、新罗和高句丽沿海活动,即便日后开矿不成,仅凭其他手段,淳于家也能赚得盆满钵满。
“开矿之事,日后再议。本王今日所说的发财机会,关乎后勤转运与战利品的处置。”
“不久之后,大军将启程东征,届时我们将扫清海面上的一切阻碍,彻底掌握制海权。”
“诸位若有兴趣,可用自家船只为大军运送所需物资至指定地点,回程时再将战利品运回。”
“诸位放心,军需补给,按市价交易,利潤平平。但回程的战利品,你们可以按市价两成的价格直接从高句丽运走,而非等大军运回登州后再来分润。”
李想此举,意在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勤负担,同时动员登州的一切民间力量,让每一艘能出海的船都加入这场盛宴,共同削弱高句丽的战争潜力。
只要船队紧随大军,不擅自登陆,在海面上便无太大风险。
“燕王殿下,能否说得再详尽一些?”
淳于风见众人脸上皆已露出浓厚的兴趣,便趁势追问。
。。。。。。
登州本就是一座繁华的港城。
这几日,因李想的到来,这座新兴的城池更添了几分喧嚣。
在文登县东南的一处民宅里,一位风韵犹存的妇人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忧心忡忡地对丈夫说:“当家的,你那条破渔船,就算能出海,又何必跟着去冒这个险呢?”
“这是天大的机缘!你没听说吗?这次只要跟着大军的船出海,就能在高句丽随意拿取财物,回来后只需缴一成的市舶税!这种好事,一辈子都遇不上几回啊。”
“可你们兄弟几个再孔武有力,也打不过成群结队的高句丽人啊。”
妇人满心都是对丈夫安危的担忧。
“你这就不懂了!所有跟去的人,官府都会发给一把大刀和一把手弩。大家结伴而行,根本不怕那些高句丽人。”
“再说了,前头有朝廷大军顶着,我们只管跟在后面收拾残局,顺便帮那些高句丽人‘保管’一下家产。”
“那。。。。。。那你万事小心,若情况不对,切莫强求!”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