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
其中一项准备,就是研究,市财政怎么才能挤出这一两个亿。
把工作做到前面,是和领导沟通的主要技巧之一。
想让领导办一件事,一定要尽可能减少领导的工作量,提前把方案,计划做好,留给领导的工作就是点个头,签个字,这样,领导才愿意办这件事。
具体到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资金,不让只告诉何志仁一个数字,那这件事大概率成不了。
不过,宋思铭自己研究这一两个亿怎么挤出来,肯定是研究不了的。
市财政现在有多少钱,接下来要花多少,有多少钱必须花,有多少钱可以延缓花,只有市财政局知道。
于是乎,宋思铭给市财政局局长董学民打去电话。
“财神爷,明天有时间吗?”
“我去找您汇报一下工作吧!”
电话接通之后,宋思铭说道。
“汇报工作?宋大书记,你是想找我化缘吧?”
对面的董学民,笑着问道。
“化缘是有借无还,而我一向是有借有还。”
宋思铭强调道。
“别人这么说,那肯定是忽悠,但你宋书记这么说,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董学民倒也不是单纯地恭维宋思铭。
宋思铭搞了那么多大项目,这些大项目,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早晚会汇入他们财政局的账户。
真说财神爷,宋思铭才是财神爷。
“明天一早有个会,十点以后,宋书记直接到我的办公室。”
董学民接着说道。
“没问题,我准时到。”
第二天上午。
不到十点,宋思铭出现在市财政局。
市财政局比市政府都热闹,从进财政局的大门,到董学民的办公室,总共不到二百米的距离,宋思铭遇见了七八个熟人。
这些人都是来财政局要钱的。
在市直各局中,除了由副市长亲自领导的公安局,掌握着全市财权的财政局,应该是地位最高的了。
老话说得好,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再强势的部门,离了钱,也玩不转。
宋思铭遇到的熟人中,有副县长,也有其他局的副局长,这样的副处级干部,在本单位都是高高在上。
但到了财政局,该排队一样得排队。
好在宋思铭不需要排队,长驱直入,很快就在局长办公室,见到了已经提前等候的董学民。
跟其他人,董学民可以摆摆谱,但在宋思铭面前,董学民的谱,是真心摆不起来。
宋思铭自身能力过硬,市区的主要领导又都是宋思铭的支持者,哪怕是他这个实权大局的局长,惹宋思铭不高兴了,一样有挪窝的风险。
因此,董学民也想好了,宋思铭无论提什么要求,一律满足。
反正又不是花他自己的钱,给谁花不是花?
可真当宋思铭说出三个亿这个数字,董学民直接就哑火了。
“宋大书记,你是在开玩笑吧!”
“三个亿?你就是把我卖了,我也给你凑不出三个亿啊!”
过了好半天,董学民才苦着脸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