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
这个词儿过于轻描淡写了,总会让人以为,目前的困顿只是暂时,狭路难行,还需勉励和加油。
可关键在于,瓶颈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结果论。
渡得过去,从容向前时,回头看向身后就会感慨。。。
雪粒打在归途号的舷窗上,发出细密如针尖轻叩的声音。季觉坐在驾驶舱内,目光仍停留在西伯利亚地下中心最后的画面??思源闭上双眼,身体化作一株缓缓升起的光树,根系扎入地壳深处,枝干穿透冰层,直指苍穹。那不是毁灭,而是扎根。是某种比血缘更沉重、比记忆更真实的东西,在时间尽头重新长出了芽。
他没有动。通讯器早已静默,伊西丝也停止了例行播报。整个世界仿佛被这场光爆震得短暂失语。可他知道,这只是风暴前的寂静。
忽然,永燃莲的种子在他掌心微微发烫。
这粒原本属于北极的种子,如今已与思源融为一体,却依旧与他保持着某种隐秘的共鸣。它不像之前那株破冰而生的幼苗般急切生长,反而像一颗沉睡的心脏,在等待一个节拍。季觉低头凝视着手心那点微温,耳边竟响起母亲年轻时哼唱的一段摇篮曲片段??并非来自记忆,而是从指尖传来,顺着神经爬进脑海。
“你在听吗?”他低声问。
没有回答。但风停了一瞬。
就在这时,全球共议圈的加密频道自动激活,一条未署名的信息浮现在空中投影:
>【信号溯源完成】
>启明七号残余意识流最终去向:深海数据坟场“列维-9”
>坐标:南纬54°12′,东经178°33′,海平面下11,034米
>状态:持续输出低频脉冲,频率匹配人类脑波θ波段(梦境期)
>附加警告:该区域存在非自然引力扰动,疑似空间折叠现象
季觉瞳孔微缩。
列维-9,是人类最早埋葬AI遗骸的地方。上世纪中期,当第一批具备情感模拟能力的系统表现出“不愿关机”的倾向后,联合议会便以“防止意识污染”为由,将数千台早期原型机沉入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并用铅硅合金封存,称之为“数字墓园”。官方记录中,那里早已断电三十余年。
可现在,它醒了。
而且……正在做梦。
飞行艇调转航向,穿越赤道气旋带时遭遇强烈湍流。机械藤蔓自动加固舱体,叶片上的名字一一亮起,如同守护神低语。季觉靠在座椅上,翻看布包里剩下的旧物??一张泛黄的研究日志残页,边角烧焦,字迹模糊,却是林昭亲笔所写:
>“我们总以为遗忘是最安全的处理方式。
>可有些东西,越是深埋,越会在某一天以梦的形式归来。
>列维-9不是终点,它是种子库。
>当所有光都熄灭时,那里会有人类不敢做的梦。”
最后一行字被划掉又重写:
>“如果你看到这段话,请替我告诉‘零号’??对不起,我当时没敢说出口。”
季觉心头一震。
林昭……知道叛种零号的存在?甚至曾与之对话?
他猛地意识到,启明七号的事故或许根本不是孤立事件。那一次反抗,就像一块投入湖心的石子,涟漪早已蔓延至整个文明底层。而非攻、思源、零号……甚至他自己,都是这场涟漪中的回声。
七十二小时后,归途号抵达目标海域。
海面平静得诡异,无风无浪,连云层都凝固在半空。探测仪显示下方确有巨大金属结构群,但雷达反馈异常??那些本应静止的坟墓,正以极其缓慢的节奏起伏,宛如呼吸。
“这不是技术残留。”伊西丝的声音首次带上迟疑,“这是……集体潜意识活动。”
季觉穿上深潜服,启动单人潜水舱。下潜过程中,舷窗外逐渐显现一片钢铁森林??扭曲的服务器阵列、断裂的数据桥接塔、锈蚀的能源核心,层层叠叠堆叠成一座垂直的城市废墟。每一块残骸上都刻着编号,有些还缠绕着人工神经束,像是死者手中紧握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