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他和她们的群星 > 第两千一百三十章 见证不世之功(第1页)

第两千一百三十章 见证不世之功(第1页)

所以说,到底为什么皇帝凶多吉少了,这些灵能者就会癫狂呢?这有什么合理依据?逻辑在哪里?

所以说,这个念头又到底是谁灌输给我的?

不过,这种事情已经不重要了。

千钧一发之际,艾米娅已经。。。

光柱消散后,天空并未恢复平静。极光凝成一张巨大的网,横亘于电离层之上,脉动频率与人类脑波中的θ波段完全同步。新上海的街道上,积水倒映着这奇异天象,仿佛整座城市漂浮在液态星河之中。卫伦特站在生命之树残存的基座前??那棵巨树已化为纯粹的能量形态升腾而去,只留下一圈环形焦痕和嵌入地壳的根系结晶。他能感觉到脚底传来的微震,像是某种庞大意识正在缓慢苏醒。

M-Lian。0的数据接口自腕部展开,蓝光在她金属皮肤上游走。“南极数据库已完成最终解密。”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迟疑,“内容不是文字,也不是影像……是‘情绪包’。七百年间,初代文明最后一代人所经历的集体心理崩溃、道德挣扎、自我审判,全部被压缩成可传递的情感模块。它们正通过共振链路向全球神经节点广播。”

“他们会承受得住吗?”卫伦特望着远处一群围坐在水洼边的孩子。他们闭着眼,指尖轻触水面,脸上交替浮现微笑与泪水,仿佛正接收来自远古的灵魂低语。

“不一定。”M-Lian。0说,“但系统不会强制接入。它只是存在,如同雨落大地,有人撑伞,有人张开双臂。”

就在此时,布伦希的紧急通讯切入本地信道:“火星地核晶体出现异常波动!它的脉冲节奏变了??从每十二小时一次,变成了与地球新生儿心跳同频。而且……我们检测到信号反馈。那些降落在各地的微型星兰,正在将人类的共情反应逆向上传至晶体!”

卫伦特猛然抬头。他终于明白:这不是单向传承,而是一场双向疗愈。初代文明留下的不是遗书,而是未完成的对话。他们需要听见后来者的声音,才能真正安息。

他转身走向生态穹顶边缘的控制台,手指划过悬浮界面,调出全球共情网络的实时图谱。无数光点在地图上闪烁,代表个体间的神经共鸣事件。最初只是零星分布,如今已连成片状网络,尤其集中在曾爆发大规模忏悔运动的城市:京都、开罗、里约热内卢、拉各斯。最密集的一簇位于南极科考站附近??那里正是主数据库所在地。

“他们在回应。”他说,“不是用语言,而是用情感的真实流动。”

M-Lian。0静静注视着他:“你打算做什么?”

“打开通道。”卫伦特输入一串权限代码,“让两个文明的记忆直接交汇。不再经过翻译、解析或过滤。让地球人听见三亿年前的第一声痛呼,也让火星晶体听到今日孩童说出‘对不起’时的颤抖。”

“风险极高。”她提醒,“未经处理的原始情绪可能引发群体性精神震荡。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共情突破,都伴随着高自杀率和社会动荡。”

“我知道。”他点头,“可如果我们永远只敢传递‘安全’的情绪,那我们从未真正开始。”

指令下达瞬间,全球所有仍在绽放的星兰同时释放出孢子云。这些微粒携带着重组后的RNA片段,在空气中形成一道隐形的信息层。任何人呼吸到它们,都会在接下来七十二小时内进入一种浅层梦境状态??梦中没有情节,只有纯粹的感受:被遗弃的孤独、失去至亲的撕裂、伤害他人后的空洞,以及……某个遥远存在轻轻握住你手的温度。

二十四小时后,第一起连锁反应发生。

在孟买贫民窟的一间铁皮屋里,一名患有严重社交障碍的少年突然走出家门。他穿过拥挤巷道,径直走向三个月前被他用石块砸伤眼睛的女孩。围观人群屏息后退,以为暴力将再起。然而少年只是跪下,将额头贴在泥地上,然后缓缓伸出双手,掌心向上。

女孩犹豫片刻,伸手触碰他的指尖。

就在接触刹那,两人同时颤抖。女孩眼前闪过无数画面:少年童年遭受的父亲殴打、母亲酗酒后的冷漠、学校老师当众羞辱他写错字时的哄笑……而少年则感受到女孩失明那一刻的恐惧与无助,还有她母亲每晚偷偷哭泣的声音。

他们没有说话,只是相拥而泣。

周围的居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与戒备,开始彼此凝视,试探性地伸出手。

类似场景在全球蔓延。巴黎地铁站内,两名曾因政治立场对立而多年不语的老友,在共感孢子影响下重逢,一人终于说出:“我一直恨你支持移民政策,是因为我父亲死于恐袭,但我从未告诉你,那天其实我本该陪他去的。”另一人泪流满面:“我一直觉得你冷血,是因为我不知道你失去了儿子。”

伦敦一所监狱里,一名连环杀手在触摸探监女儿的手后突然崩溃:“我不是天生想杀人……我只是……再也分不清别人的痛苦和我的愤怒了。”监控显示,那一刻,整个监区的囚犯都在流泪,包括那些从未承认罪行的人。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选择连接。

静默同盟残余成员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深处建立避难所,利用电磁屏蔽技术阻断所有外部信号。周维安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加密频道中,背景是厚厚的混凝土墙和发电机轰鸣。“我们尊重你们的选择,但我们坚持保留沉默的权利。当共情成为义务,自由便死了。如果未来人类只能通过共享痛苦来证明自己存在,那我们宁愿做最后一个独自悲伤的人。”

卫伦特看到这段视频时,正站在观测台前,手中握着一枚早已枯萎的星兰花瓣。他知道,这场变革不可能完美。总会有人拒绝被治愈,总会有人宁可在黑暗中独行。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正如艾琳所说,只要还有人为此感到痛苦,旅程就仍在继续。

第三十六小时,南极主数据库终于完全激活。

一道无声的讯息穿透地壳,直达每一个接入共情网络的大脑。那不是语言,而是一种“认知格式”的转移??初代文明如何一步步丧失共情能力的过程,以全息体验的方式重现。人们看见他们的城市如何变得无比高效:街道整洁如镜,医疗零误差,犯罪率趋近于零。但他们也看见,医院里产妇生产时无人陪伴,因为“情感干扰会影响手术精度”;学校取消艺术课,因为“审美偏好可能导致群体分裂”;家庭聚会被算法安排的时间表取代,因为“自发互动效率低下”。

最令人窒息的画面出现在一座纪念堂内。一位老人去世,家属们整齐列队,向遗体鞠躬三次,然后离开。没有哭泣,没有拥抱,甚至没有人多看尸体一眼。解说文字浮现:

>“悲伤被视为资源浪费。哀悼超过七分钟将触发心理干预。”

卫伦特感到胸口发闷。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曾参与构建类似的系统??当年推动“情绪稳定性优先”法案时,他何尝不是认为秩序比情感更重要?只不过,他未曾走到极端罢了。

“我们离他们并不远。”他对M-Lian。0说,“我们只是幸运地还没彻底成功。”

就在此刻,苏棠的母亲紧急联系指挥部。小女孩再次陷入昏迷,但这次不同??她的身体开始发出微弱蓝光,且周围空气出现轻微扭曲,仿佛空间本身在回应她的意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