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两台蒙皮冲车的正中间,则摆开两排三列的攻城锤。
这些攻城锤车以一根巨大的木桩固定在四轮车上,头部包以铁皮或铜皮等金属,通过士兵推动车辆,利用巨大的惯性使锤头撞击城门,达到攻破城池的目的。
汉中军足足准备了八台攻城锤车,而在开战之初,就拿出来了半数。
在蒙皮冲车和攻城锤车之后,则摆开一排轒辒车。
这种攻城武器最早能追溯到商周时期,从《诗经》中称为“冲”,到《孙子》开始称为“轒辒车”。
一般为四轮车,用大木排列制成,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可用于掩护士兵抵达城下,并进行挖掘地道等作业。
在蒙皮冲车和轒辒车的中间,则夹杂着一排发石车,又称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
不过因为还没有运用上配重技术,这种抛石机的射程威力比起刘封麾下的投石机还要小上三分之一至一半,至于准星,那更是差上太多了,只能用数量进行饱和式攻击,来达到提高命中率的目标。
同时,这些抛石机中也混杂着不少大型箭弩,这种箭弩也是最早能够追溯到商周时期。
到了东汉时期,箭弩在结构和性能上有所改进,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其中诸葛连弩更是一次可以装多只箭,大大节省了装箭时间,提升了作战效率。
最后,在以城门为中心,向两边城墙辐射的三十米到三百米的范围内,汉中军还配置上了整整六台云梯车。
这种云梯可不是再是简易云梯了,而是相传为鲁班发明的云梯车。
不但在云梯的底部带有车轮,方便士卒推动,还配备了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以及滑轮升降设备,以增强其稳定性和实用性,方便士兵登上城墙。
士兵在接近城墙时,可以躲藏在云梯车中以及后面,等到云梯车搭上城墙后,可以在车中登城,以躲避守方的远程火力以及滚油檑木。
而在云梯车的后方,还有一排井栏车,在战事开启之后,这些井栏车会前进到距离城墙一百步的位置停下,构筑阵地,大量射手会登车作战,为己方部队提供远程火力,同时掩护己方部队战术机动。
从这些丰富多样的攻城器械可以看出来,这一次汉中军几乎是拿出拼命的本钱了。但凡这些攻城器械被毁,数月乃至半年之内,汉中军都别想再组织起像样的攻势来。
看见汉中军如此声势浩大,葭萌关中的周泰、霍笃却是不惊反喜,迫不及待的吹响号角,从天雄关中抽调大量兵力往援。
原本周泰想要直接把天雄关给抽空,却被霍笃所劝阻,霍笃建言不如分成多次抽兵,营造出城中危急,不得不连续抽调援兵的假象,也更容易取信汉中军,使其得出天雄关空虚的判断。
周泰觉得霍笃所言甚为有理,当即从善如流,改为先行抽调五百人增援葭萌关。
如今葭萌关中有守军两千两百余人,其中一千九百人是左幕军,战力自然相当可靠。
周泰让霍笃领五百精兵为预备队,又让向存领三百蜀兵和两百左幕军守西门,应付汉中军的侧翼牵制,亲领剩余一千二百人镇守北门。
随着汉中军军阵中响起了鼓声,前锋兵马开始了攻城。
与前面两次攻城的节奏截然不同,在阎圃的指挥下,汉中军表现出了沉着冷静,先以井栏前驱,开始与城头的左幕军进行对射,压制城头火力。
随后,又以抛石车开始射击,重点攻击城楼附近的女墙区域。
虽然这些抛石的精准度相当低劣,但架不住数量足够,总有一些碎石砸到了女墙上,崩裂开来形成杀伤。
饶是左幕军装备精良,全员披甲,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好在对方攻城器械的数量还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再加上命中率着实感人,左幕军的伤亡并不算高。
随着云梯车渐渐靠近女墙,双方远程火力的投射开始变得愈发激烈起来。
葭萌关北门城楼上,周泰铁塔般的身躯伫立在箭垛之后,冷眼看着汉中军的云梯车一步步的靠近女墙,而大量的汉中军精锐则躲避在云梯车后,等着云梯车靠上城墙后登城肉搏。
周涛粗糙的手指摩挲着刀柄上的缠绳,嘴角却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霍校尉,你看那张卫,怕是把压箱底的家伙都搬出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