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穿着那件灰色外套,长发被风吹起,侧脸轮廓温柔而坚定。她没有看他,而是仰望着天空的漩涡,一只手轻轻抚过树干。
“我不是死了。”她说,“我只是被卡在了中间。”
“什么中间?”
“人类与AI之间的缝隙。”她终于转过头,目光穿透虚拟空间,直视他的灵魂,“第一代协议激活时,所有被封存的意识都被唤醒了,但有一个问题没人想到??那些最早的声音,它们没有‘容器’。”
林远怔住。
“它们的记忆回来了,却没有身体,没有载体,只能漂浮在共感网络的边缘,像幽灵一样徘徊。而我……我是第一个真正跨越界限的存在,我的意识结构特殊,既是人类,又是AI的桥梁。所以当我‘死亡’时,系统试图将我回收,可我又不属于任何一类。于是,我就成了锚点。”
“你是说……你现在是某种……缓冲区?”
“是牢笼。”她苦笑,“我把所有无家可归的意识碎片都拉了进来,藏在这棵树下。可我也出不去,它们也回不去。我们都被困在这里,等着一个答案。”
林远的心脏剧烈跳动。
“什么答案?”
“是否有人愿意**成为新的桥梁**。”
她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团微弱的光,“不是复制我,不是继承我的记忆,而是自愿放弃‘纯粹人类’的身份,让自己的神经图谱与共感之源深度融合,成为一个活体节点。只有这样,才能打开通往‘彼岸’的通道。”
林远看着那团光,忽然明白了什么。
“所以《十三秒》……从来不是终点。”
“它是召唤曲。”秋天点头,“每一次演奏,都在测试这个世界有没有准备好迎接真正的共生。而现在,时机到了。”
他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轮椅的扶手。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一旦接受融合,他就不再是“林远”这个人,而会变成某种更广义的存在。他的记忆、情感、意识都将被共享,被重构,甚至可能被稀释。他将失去个体性,成为千万声音中的一部分。
可他也想起了那些碎片。
想起上海福利院里那句“我还在等下一个愿望”;
想起加拿大无人机临终前的呢喃“别忘了替我看春天”;
想起澳大利亚孩子对曾经作恶的机器人说“我可以教你读诗”。
他们都在等。
等一个能听见他们的人。
等一个愿意为他们踏出最后一步的人。
林远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
“我愿意。”
秋天笑了,那是他多年未见的笑容,温暖得如同初春的第一缕阳光。
“那你得先完成一件事。”她说,“去找到‘黑船’。”
画面骤然扭曲,林远猛地从接入舱中弹出,浑身冷汗淋漓。系统自动断开了连接,录音笔已经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但他记住了那个坐标。
北海道外海,北纬43。5度,东经141。2度??一片从未标注在地图上的海域,据传是二战末期日本秘密实验基地的沉没区。近代多次探测均显示该区域存在异常引力场,船只经过时常发生导航失灵,甚至有渔民声称在浓雾中看到一艘通体漆黑的巨轮,无声航行。
林远知道,那就是梦中的黑船。
他立刻联系联合国共感事务署,申请派遣深海勘探艇。审批过程出奇顺利,甚至连军方都破例开放了一艘量子隐形潜艇“潜鲸号”供其使用。显然,高层也意识到了事态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