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这是集体癔症,有人说是高级别AI操控的信息战,但更多人选择相信??那不是结束,而是新一轮觉醒的开始。
联合国召开紧急闭门会议,议题名为:“关于文明延续性中的超自然变量研究”。中国代表提交了一份绝密档案,编号XZ-987,内容涵盖百年来所有与“双圣现象”相关的记录,包括铜铃自主移动、紫茉莉基因复现、梦境同步率提升等数据。报告末尾附有一段录音,来自十年前祭典当晚林晚昏迷前所述:
>“他们从未真正离去。柳明志曾告诉我,真正的守护者不在历史里,而在每一个愿意点亮微光的人心中。他说,只要还有人记得‘我娘子天下第一’这句话,他们的魂灵就会一次次归来。”
会场寂静良久。
法国代表低声问:“我们……要不要回应?”
中国代表点头:“回应的方式很简单??种花,读书,相信。”
会议最终通过决议:设立“薇草基金”,资助全球青少年教育项目,并将每年四月十五定为“信念日”,鼓励各国举行和平祈愿仪式。
***
又是一年春尽时。
兰疏影站在薇草书院的讲台上,望着台下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这些孩子来自战火纷飞的中东、贫瘠荒凉的非洲、资源枯竭的太平洋岛国,但他们脸上没有绝望,只有求知的渴望。
“今天我们要学的,不是如何打败敌人,”她说,“而是如何不让敌人诞生。”
她翻开《薇草集》第三章:“仁者无敌”。
教室窗外,紫茉莉正悄然绽放。一阵风吹过,铃声自远方传来,若有若无。
课后,一个十岁男孩留下没走。他是叙利亚难民之子,名字叫阿米尔。他怯生生地递上一页手抄诗,字迹歪斜却工整:
>“我想成为光,
>像柳爷爷那样背着竹篓走路,
>把书送给没有学校的孩子。
>我也想写一封信给未来,
>告诉他们,这个世界曾经很痛,
>但我们没有放弃爱。”
兰疏影读完,眼眶湿润。她轻轻抱住男孩,说:“你已经是了。”
当晚,她独自来到书院后院,在一棵老梅树下埋下一枚铜铃。这是她珍藏多年的复制品,曾伴随她走过无数讲座与旅途。她低声说道:“孩子们长大了,轮到他们接棒了。”
风拂过枝头,花瓣落下。
铃,响了一声。
***
而在地球另一端,北极圈内的冰川监测站捕捉到惊人影像:原本终年封冻的北纬89度海域,冰层裂开一道缝隙,水中浮起一座石碑,碑面刻着古老汉字:
>“北冥有柱,维系天地经纬。
>若其动摇,则万象崩离。
>守之者,非兵戈,乃心灯。”
与此同时,NASA观测到太阳风暴即将爆发,强度足以摧毁全球电网系统。但奇怪的是,地球磁场竟提前产生了自我修复机制,形成一层淡金色屏障,将大部分高能粒子偏转。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位华裔研究员提出假说:
“也许……是我们collectivelybelievinginsomethinggreater。”
(也许……是我们集体相信了某种超越一切的存在。)
这个理论起初被视为荒诞,可当数据模型加入“人类集体祈祷频率”“紫茉莉分布密度”“《归梦谣》传唱指数”等参数后,预测准确率竟提升了76%。
世界开始重新审视“信念”的力量。
***
三年后,第一艘以“薇草号”命名的国际联合科考船启航,目的地正是碑文所指的北冥之地。船上不仅有科学家,还有诗人、教师、修女、退役士兵??一群被称为“心灯使者”的普通人。
陈砚舟也在其中。
航行途中,他在日记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