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你!”
林筱帆机警地坐了起来,语带娇嗔。
虽然她也觉得A大学是最适合自己、最完美的选择,可她不敢接话,她知道这个诡计多端的男人又要拿捏自己了。
“不想去?那换一家?”
浦应辛瞥了林筱帆一眼,笑眯眯地继续翻看手机里的表格。
“哪家?”
林筱帆娇媚地瞪着浦应辛,撅起了嘴。
“D大学也可以,实力与A大学相当。”
浦应辛一本正经地说道。
“行,就去D大学。”
林筱帆气鼓鼓的,故意与浦应辛较上了劲。
“宝贝,我看。。。。。。
林筱帆回到办公室时,已经是傍晚。窗外的日内瓦湖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波光,宛如一幅静谧却暗藏风暴的油画。她脱下外套,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脉,心中却没有片刻的安宁。
张明已经等在会议室内,见她进来,立刻起身:“我们刚收到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说吧。”林筱帆坐下,语气平静。
“联合国环境署那边传来的内部通报,他们正在考虑暂停‘绿链计划’的资金拨款,理由是舆论风波尚未平息,需要进一步审查项目的合规性和技术可行性。”
林筱帆眉头微蹙,但没有表现出意外。她早就知道蓝盾资本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攻击方式总是环环相扣,一击不中便换下一招。
“他们想拖垮我们。”陈泽宇也走进来,语气冷冽,“不仅资金被冻结,现在连国际支持也开始动摇。”
“但我们还有时间。”林筱帆缓缓开口,“只要项目本身没问题,他们就找不到真正的把柄。”
“问题是,他们不需要真正的证据。”张明叹气,“只需要制造足够的怀疑和混乱,就能让各国政府投鼠忌器。”
林筱帆沉默片刻,忽然站起身:“我得去一趟日内瓦总部。”
“你确定?”陈泽宇皱眉,“你现在是风口浪尖上的人,贸然现身可能会被他们利用。”
“正因为如此,我才必须去。”林筱帆目光坚定,“如果我不出现,他们会认为我们心虚;如果我去,至少可以争取到一部分中立派的支持。”
“那我也陪你去。”陈泽宇毫不犹豫。
“还有我。”张明也表态。
林筱帆看着两位并肩作战多年的伙伴,嘴角微微扬起:“谢谢你们。”
---
次日清晨,林筱帆一行人抵达位于日内瓦市中心的联合国环境署总部大楼。这里曾是她无数次参与国际环保议题讨论的地方,如今却仿佛成了敌营。
她走进会议室时,十几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代表已经就座,气氛凝重而压抑。
会议由联合国环境署副署长安德鲁?卡特主持。他是个经验丰富的外交官,擅长斡旋与谈判,但也深知政治博弈的复杂性。
“林博士,感谢您亲自前来。”卡特语气平稳,“我们希望这次会议能澄清一些外界对‘绿链计划’的质疑,并决定是否继续推进该项目。”
“我很理解大家的顾虑。”林筱帆站在讲台前,声音清亮,“但我希望各位明白,‘绿链计划’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最紧迫的挑战。它的核心目标不是商业利益,而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
她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是一组详尽的数据分析图。
“这是我们过去三年的研究成果汇总,包括碳捕捉效率、能源转化率、生态影响评估等多个维度。所有数据都经过独立第三方机构审核,并在全球多个实验室进行了重复验证。”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如果有任何一项数据存在问题,请指出。我会亲自解释。”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
终于,一位来自法国的代表开口:“林博士,我们并非不信任您,而是当前的舆论环境让我们不得不谨慎行事。尤其是在涉及巨额公共资金的情况下。”
“我完全理解。”林筱帆点头,“但我想提醒各位,科学不能被谣言左右,也不能因恐惧而停滞。如果我们因为外部压力而放弃这项可能改变世界的技术,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