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追着那阵风,
>把名字轻轻念出来。
>
>不为让他们成名,
>只为告诉后来者:
>你看,这样活着,
>也很壮丽。
窗外,晨曦微露。陈屿已在整理设备,准备奔赴下一个现场??一位聋哑环卫工阿姨,二十年如一日清扫同一条街道。她不会说话,但孩子们都认识她,见了面就比心。
林默望着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支队伍正在长大。
不再是孤单的镜头,而是一群人,执拗地要把光投向黑暗的角落。
他端起冷掉的茶,喝了一口,低声自语:“老赵,老吴,王伯……你们看到了吗?脚步声,开始有了回音。”
雪停了。
阳光斜照进驿站,落在那块曾经悬挂幕布的墙上。如今那里贴满了信纸、画作、照片,层层叠叠,像一棵正在生长的树。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新的镜头正悄然开启。
一所职校的学生用手机拍摄食堂阿姨打菜的手势,说:“我想让大家知道,温暖是可以量化的??多给一勺菜,就是多一份爱。”
一位程序员在加班深夜拍下保安大叔巡逻的身影,配上字幕:“他是整栋楼最后熄灭的灯。”
甚至有位小朋友举着玩具相机,认真对妈妈说:“我要拍下所有帮助别人的人,长大后也要成为他们。”
林默不知道这些影像会不会火,也不在乎。
他在乎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会凝视。
不是猎奇,不是怜悯,而是真正地“看见”??看见汗水里的坚持,看见皱纹里的温柔,看见那些默默支撑这个世界的力量。
这才是他最初拿起摄像机时,想要抵达的地方。
夜深了,驿站熄了灯。
但电脑屏幕还亮着,文档光标静静闪烁。
仿佛在等待下一双眼睛,接过这支未完成的笔,继续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真实。
而在这座永不眠息的城市里,仍有无数双脚在行走。
他们踩着霜,踏着雨,穿过黑夜,走向黎明。
没有人鼓掌,但他们依然前行。
因为总有人相信??
只要脚步不停,终会被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