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某城,一座地下“灵魂交易所”被警方捣毁,幕后组织者竟是几名利用AI合成“亡者语音”敛财的程序员。
南方小镇,一名自称“通灵师”的女子自首,承认十年来伪造数百起“亡魂显灵”事件,只为操控家属财产。
东海渔村,老渔民烧掉了祖传的“唤魂舟”,说:“我阿妈走了三十年,今年清明,我梦见她笑了。她说,家里人都好,她就安心了。”
世界在悄悄改变。
而归墟馆,依旧安静。
清明当天,陈知远没有出门。他在桃树下摆了一桌素斋,三副碗筷。
一副给阿宁,一副给三万六千无名者,一副留给未来某个迷途的魂。
林疏端来一壶酒,轻问:“你会一直待在这里吗?”
“或许吧。”他斟了一杯,洒向地面,“这里有记忆原核,有桃树,有你们。比起昆仑的冰冷石殿,我更喜欢这里的烟火气。”
“可总有一天,你会被需要。”林疏看着他,“当地府再次失衡,当人间再度陷入执念深渊,他们会来找你。”
陈知远笑了笑,晃了晃手中的铜铃。
“那就让他们来找。”他说,“不过我要告诉他们??阎王不会从山上下来了。如果世人需要光,那就自己点灯。”
他仰头饮尽杯中酒,望向远方海面。
朝阳初升,万顷波光如金蛇乱舞。一艘渔船正缓缓驶离港口,船尾坐着个穿红裙的小女孩,手里拿着一只纸鹤,迎风放飞。
纸鹤乘风而上,掠过海岸,穿过云层,最终消失在天际。
陈知远眯起眼,仿佛看见那纸鹤在高空化作一点星光,融入记忆原核边缘那颗新生的金星之中。
他知道,那是阿宁送给他的最后一封信。
无需文字,只有光。
夜幕降临时,归墟馆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是个少年,约莫十六七岁,背着破旧书包,脸上带着怯意。他站在门口,盯着那块“忆归堂”牌匾看了许久,才鼓起勇气敲门。
林疏开门,问他来意。
少年低头,从书包里掏出一台老旧录音机,声音哽咽:“我……我想录一封信。给我爸。他去年车祸走了,我妈一直不肯注销他的户口,每天对着空气说话……我妹妹甚至以为爸爸还在上班……”
林疏接过录音机,轻声道:“进来吧,我们教你如何好好告别。”
她回头望了一眼院中。
陈知远正坐在桃树下,教几个孩子折纸船。他抬头,朝少年微微一笑。
少年忽然哭了。
那一刻,他明白,自己不是来找鬼魂的。
他是来找答案的。
而答案,早已藏在这座小镇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声铃响、每一片飘落的桃花之中。
风起时,桃树轻摇,无数花瓣旋转升空,在暮色中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画中没有地狱,没有轮回,只有一条蜿蜒小路,通向远方灯火。
路上,有无数背影渐行渐远,也有无数人站在起点,含笑挥手。
仿佛在说:
**走吧,别怕。**
**我为你点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