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一起看看去!”贾政笑道。
探春听了立刻看一眼宝钗,一副我就知道会是这样的表情,倒惹得宝钗也笑出了声。
“夫人,有客人来了,快出来迎接!”贾政还没到门口呢,就朝里面喊道。
“什么客人?”王夫人闻言立刻走了出来。
贾政站到宝钗身后,将她往前轻轻一推,又道“宝钗不是客人吗?”
王夫人无奈笑了笑,回道“她们两个才出了门,怎么又是客人了?老爷若想找借口也应该仔细琢磨琢磨。”说罢,王夫人进了屋子,探春和宝钗朝贾政嘻嘻一笑,也进了屋。
独留下贾政一个在后面喊道“你们又不等我!”
贾政进屋后,见王夫人仍和锦屏忙着清点东西,就对夫人严肃道“我有正事要说,夫人过来坐吧。”
王夫人难得见贾政这样严肃,自己也上了心,就让丫鬟都先出去了。
贾政拿了茶壶,给探春和宝钗都倒了茶,走到王夫人面前要倒茶时,王夫人问道“老爷要说什么正事?”
贾政笑了笑,只顾着倒茶,也不回答。贾政最后给自己倒了一杯,才坐到王夫人跟前笑道“我若不那么说,夫人会停下来吗?”
刚一说完,也怕王夫人不高兴,忙补充道“不要着急,的确有正事要说的。”
此时探春和宝钗都笑得不行了,只是强忍着而已,贾政偏又向她们俩眨了眨眼睛,探春先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探春之前说想在金陵祖坟旁购置祭田,将家塾安设到那边,我也正有此意。等我离了京城,你们就去做这件事吧。”贾政正色道。
“父亲的意思是?”探春又问。
“我想等我从广州回来,咱们全家正式搬回金陵。”贾政答道。看王夫人神情凝重,贾政又补充道“自然要先将元春接出来的···”
“这如何有办法呢?”王夫人忙问道。
贾政轻拍了两下夫人的手臂,柔声道“山人自有妙计!”
“咱们族里在金陵还有十几房,如今虽疏远了些,但回去之后再走动也不妨事的。将家塾设在祖坟旁,也是为的那些贫苦族人的子孙读书方便。”贾政解释道。
探春点点头,又道“父亲说的很是。”
“你忙着照顾老太太自然没有经历操心这个,就把这事交给珠儿和探春来做吧。”贾政又对王夫人说道。
“只是宝玉还要考试···”王夫人又道。
“本来也是要回原籍考的,等回了金陵,他若还有心读书,就在那里安安静静读书吧。”贾政回道。
“姨夫一家要搬回金陵,只怕我妈在京城就更寂寞了。”宝钗笑道。
“我还以为你们也一起回去的。”探春对宝钗说道。
“本来妈是这样想的,只是如今哥哥好像有意在京城做一番事业,他难得这样上进,我也不好劝的。”宝钗笑道。
“那么就将他留在京城好了!不然你母亲一个人多寂寞呢?”贾政建议道,又对王夫人道“你离不开妹妹,她也离不开你,我想也许并不用劝,蟠儿先要体恤自己母亲了!”
王夫人也笑了笑,回道“做母亲的总还是要以孩子为先的,也不好强求她们。”
贾政却笑着摇摇头,显然并不赞同王夫人的话,只是并没有出言反驳。
“对了,我这次去广州并不需要用钱,这些都留给你们。”贾政又让人去拿银票,全部留给王夫人。
“俗话说穷家富路,老爷难道没听过吗?”王夫人笑道。
“我们家里很穷吗?”贾政假意不知“好像还不算穷吧?”
“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情况,恐怕也挺乱的,带着这些身外之物反而要为它们操心了,不如不带的好!”贾政叹了口气,握着王夫人的手让她收了银票。
“宝钗,你凤姐姐给你来过信吗?”贾政又问宝钗。
宝钗点了点头,回道“一个月前凤姐姐从广州出发,如今应该快到嘉定了吧。”
“嘉定在哪里呢?”探春饶有兴趣地问道。
“南边南海国的一个临海港口,许多中西贸易的船只的必经之地,很是繁华。”宝钗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