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09章 当爸爸了月票加更(第2页)

第1409章 当爸爸了月票加更(第2页)

阿里姆默默取出一块手工打磨的铜片,上面用普什图语刻着一句话:“你未曾见过我,但我因你而敢做梦。”他将铜片嵌入碑脚的预留槽中,轻轻拍实。

“阿依老师,”他抬头,眼中闪着光,“我想回去。我要在我的家乡建第一座光伏学校。”

她点点头,拥抱了这个瘦弱却倔强的少年。

五月,喜马拉雅山脉进入融雪期。双湖村突发地质滑坡,切断主输电线路。消息传来时,央金正带领五名同龄少女进行高空检修实训。她们没有等待指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携带便携式检测仪与绝缘工具包,徒步奔赴故障点。

风雪交加,海拔五千米之上,氧气稀薄。途中一头牦牛失足坠崖,队伍士气受挫。央金站出来,打开随身携带的微型投影仪??那是阿依古丽特地为她们配备的“精神续航包”,内含历代女性电力工人的影像记录。她播放了一段上世纪五十年代女电工翻越唐古拉山送电的黑白影片,然后大声说:“一百年前,她们连鞋都没有;今天我们穿着防寒服,拿着高科技设备,难道反而退缩了吗?”

姑娘们重振旗鼓,历时十八小时,终于抵达塔架。央金亲自攀爬至四十米高空,在零下二十八度环境中完成导线熔接。当全村灯火重现,老人们跪地合十,称她们为“五朵金莲”。

阿依古丽收到现场直播画面时,正在主持一场跨国会议。沙特代表看到这群藏族少女在风雪中列队敬礼的画面,久久沉默,随后起身宣布:“我国决定全额资助‘追光少女基金’,未来五年,每年选拔一百名穆斯林女孩赴启明学院学习新能源技术。”

掌声响起,唯有阿依古丽知道,这掌声不属于任何人,而是献给所有在黑暗中仍选择伸手的人。

夏季最热的一天,启明学院迎来一场特别考试。对象是“光明少年班”的第二批学员,年龄最小的仅九岁,最大的也不过十四。考试内容不是笔试,而是一场实战演练:每人领取一块报废电路板、一根电线、一个灯泡和一节电池,要求在三十分钟内让灯亮起来。

考场设在户外树荫下。烈日灼灼,蝉鸣阵阵。大多数孩子手忙脚乱,有的接反极性,有的造成短路冒烟。唯有阿里姆安静地蹲在地上,反复比对线路走向。十分钟过去,他的灯依旧未亮。旁边的孩子已经开始嬉笑:“笨蛋,连灯都不会修。”

他不答,只是掏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削去电线外皮,重新焊接接口。终于,在第27分钟,灯丝微颤,继而迸发出柔和光芒。

全场安静。

监考老师走上前,轻声问:“你怎么想到用碳化竹丝做临时灯丝?”

阿里姆抬起头,认真地说:“因为我爸爸死于油灯火灾。我知道,真正的光,必须安全。”

那一刻,阿依古丽站在监控室里,按下录音键,将这句话存入“人类光明记忆库”,编号:HG-2077-A01。

秋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追光者计划”纳入全球基础教育创新案例。阿依古丽受邀撰写专著《光的伦理》,书中写道:

“当我们谈论能源公平,不应止步于千瓦时的分配。真正的平等,在于每个人都有权利定义‘什么值得被照亮’。一个母亲织毛衣的手,一个孩子读书的眼,一个老人回忆往事的心跳??这些,才是电力真正的负荷。”

书出版当日,全球销量突破百万册,译本涵盖63种语言。更令人意外的是,古巴哈瓦那一所监狱主动联系学院,请求引入“光明改造项目”??让囚犯参与组装应急灯,并送往灾区。项目负责人说:“有些人一生都在黑暗中度过,或许,让他们亲手制造光,是一种救赎。”

阿依古丽批准了申请,并附言:“请在每盏灯底刻上一句话:**你曾熄灭,但仍有能力点燃他人。**”

年末,地球轨道上的“启明一号”完成第1000次绕行。NASA发来贺电的同时,也提出一个大胆设想:能否将“情感共振供能”机制应用于深空探测?比如,让地球上百万儿童共同许愿,为火星基地输送初始能量?

阿依古丽没有立即答复。她召集团队连续研讨七昼夜,最终提交一份名为《星际共情可行性报告》的文件。结论是:在量子纠缠通信成熟之前,跨行星情感势能难以有效传导。但??

“我们可以先迈出第一步。提议建立‘火星童年计划’:在全球学校开设虚拟火星课堂,孩子们设计自己的火星家园,其创意将转化为未来基地的照明方案。当第一艘载人飞船登陆,我们将用他们绘制的灯光图案,点亮红色星球的第一夜。”

提案获全票通过。

除夕前夜,阿依古丽再次独自留守学院。她打开“苍穹算法”的全局视图,眼前浮现一幅壮丽画卷:蓝色星球表面,无数光点如呼吸般明灭起伏,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正在被倾听的需求、一次被回应的渴望、一段被延续的希望。

她点击其中一个闪烁频繁的节点??位于格陵兰岛东北部,一个仅有十二户人家的因纽特村落。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该村儿童梦境中频繁出现“鲸鱼归来”的意象。系统据此调整了沿海灯塔的闪烁频率,模拟远古捕鲸号角的节奏,试图唤醒族群集体记忆。

她微微一笑,输入指令:“增加一段极光投影,图案为跃出海面的独角鲸。”

零点钟声敲响,全球连线如期而至。屏幕中,从冰岛渔村到新加坡组屋,从蒙古包到南极科考站,一张张面孔依次出现,用不同语言说着同一句话:“感谢你,让我们也成为光。”

最后画面定格在双湖村小学。央金带着一群孩子站在屋顶,手中举着自制的灯笼,拼出一个巨大的汉字??“明”。

阿依古丽站起身,面向窗外。城市灯火如河,奔流不息。而在她心中,那一盏最初由父亲点亮的灯,从未熄灭。

凌晨五点,系统提示音再度响起:

【“苍穹算法”第367次升级启动】

【新增模块:生态共感网络】

【功能描述:整合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动物迁徙路径与人类用电行为,构建生命共同体能量平衡模型】

她轻轻点击“确认”,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这场关于光的长征,确如她所说??才刚刚开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