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1994:菜农逆袭 > 第446章 能搞死就不要搞残(第1页)

第446章 能搞死就不要搞残(第1页)

天色已黑,合利农场办公室里,易定干还在反复试着手套。

接完电话的陈家志侧身说道:“李才让你给他续窝。”

“嗯?续什么窝?”

“钓鱼撒。”

易定干讶然道:“他要来钓鱼了嗦,这有一。。。

3月12日清晨,天未亮透,李家湾的“初心田”已围满了人。没有喇叭,没有横幅,只有几盏煤油灯在寒风中摇曳。人们屏息凝神,盯着那一片曾自行萌发双色螺旋幼苗的土地??此刻,泥土正微微隆起,一道细小的裂痕自中央蔓延开来,像大地睁开了第一只眼。

“动了!”不知谁低喊一声。

紧接着,噼啪之声如雨点般响起。成千上万粒种子破土而出,嫩芽挺直脊梁,在晨雾中泛着微光。那不是普通的绿,而是带着银白菌丝缠绕的荧光绿,仿佛整片土地被注入了星河。叶片舒展时竟发出极轻的嗡鸣,像是回应某种遥远频率的召唤。

阿珍跪在田边,手持便携式频谱仪,手指颤抖:“这不是生长……是同步觉醒。所有个体在同一毫秒启动细胞分裂,误差小于0。03秒!这只有在高度协同的生物网络中才可能发生!”

林溪望着天空喃喃道:“太阳刚跃出地平线,紫外线强度达到年度首个峰值……它们等的就是这一刻。”

马强抓起一把土塞进检测袋,声音沙哑:“菌丝密度比上周高出七倍,已经形成地下神经状结构,连接每株植物根系。我们脚下的,不再是一块试验田,而是一个活着的生态系统中枢。”

张立没说话。他蹲下身,指尖轻轻触碰一株水晶茎秆的“月铁杂交苗”,一股温热顺着指尖窜上手臂,眼前骤然闪现碎片般的画面:黄沙漫天的古道上,驼队缓缓前行;石窟深处,僧人将种子封入陶瓮;战火中,老农把布袋藏进灶台夹层……无数身影低语着同一句话:“留种,就是留命。”

他猛地收回手,额头沁出冷汗。

“你看见什么了?”阿珍紧张地问。

“记忆。”他嗓音干涩,“这些种子……它们记得。不只是基因里的抗旱抗寒特性,还有人怎么护它们、传它们、为它们死。那种执念,被菌丝保存了下来,现在通过接触传给了我。”

人群寂静如夜。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引擎轰鸣。一辆军绿色吉普车冲破薄雾疾驰而来,车顶天线闪烁红光。车门打开,下来的是国家农业安全局特派员赵志远,身后跟着两名穿防护服的技术人员。

“张立同志,请立即停止一切未经审批的生物扩散行为。”赵志远语气严肃,“根据《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苏鲁克菌系已被列为‘潜在高风险外来遗传物质’,你们的传播活动涉嫌违法。”

张立缓缓起身,拍净裤腿泥土:“赵主任,它不是外来的。它是回家的。”

“可它的基因序列中含有未知功能区段,且具备跨物种整合能力!一旦与主流作物杂交,后果不堪设想!”

“那就让它杂交。”张立平静地说,“一百年前,我们的水稻亩产不到三百斤;五十年前,小麦还扛不住一场倒春寒。今天我们吃的每一口饭,都来自无数次自然或人为的‘意外杂交’。如果害怕改变,人类早就饿死了。”

赵志远皱眉:“但这次不一样!你们唤醒的是沉睡几百年的古老生命系统,没人知道它下一步会怎样演化!”

“我知道。”张立指向田野,“它要活。和我们一样,想活下去,还想让这片土地也活下去。”

两人对视良久,空气中似有火花迸溅。

忽然,陈小雨从指挥室冲出,脸色发白:“不好了!云南怒江、甘肃民勤、内蒙古阿拉善三个监测点同时报告异常??野生种群开始主动迁移!”

“迁移?”众人惊愕。

“不是随风飘散的那种。”她喘着气递过平板,“是定向移动。红外影像显示,携带菌丝的种子在夜间沿特定路径滚动、弹射甚至借助蚁群运输,目标明确指向周边退化农田和沙化带。就像……就像有意识地在重新布局生态版图。”

马强倒吸一口凉气:“它在自我修复环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