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华娱情报王 > 378 2010年开年我真成颜霸天了(第2页)

378 2010年开年我真成颜霸天了(第2页)

攻击手法比以往更加阴毒??不再是简单的抹黑,而是试图从根本上否定“清源”的道德正当性与技术可信度。

李维第一时间检测了所谓“后门代码”,发现不过是正常日志记录功能的断章取义。“这些人根本不懂编程,纯粹是为了制造恐慌。”

但舆论已经开始发酵。某权威媒体旗下的自媒体账号转载该白皮书,并附评语:“公益项目也需警惕‘光环效应’,公众应理性看待技术乌托邦幻想。”

黄枝没有立即回应。

他在等一个人。

两天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出现在清华大学信息研究院的直播讲座中。他是中国最早一批从事网络安全研究的院士之一,姓周,早已退休多年,极少公开露面。

老人戴着老花镜,拿着打印版的“清源”全部开源代码,一页页翻动,逐行讲解。

“我花了三天时间,通读了他们近三年的提交记录。”他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结论很明确:这是一个极其干净、逻辑严谨、防护周密的系统。不仅没有后门,反而采用了远超行业标准的隐私保护设计。”

接着,他调出一段对比图:“这是同期某大型社交平台SDK的权限调用频次??读取通讯录、获取位置、监控剪贴板;而这是‘清源’??除了用户主动上传的内容,它什么都不碰。”

弹幕瞬间爆炸。

“周院士都出山了!”

“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风骨!”

“请某些媒体把脸拿去洗洗!”

讲座最后,老人摘下眼镜,直视镜头:“有人说他们在搞‘技术造神’。可我觉得,真正危险的,是从不让真相站上舞台的那些人。如果我们连一个愿意说实话的人都要摧毁,那这个社会还有救吗?”

这场讲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混沌的舆论迷雾。

当天晚上,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公告,宣布正式启动对“清源”系统的第三方安全审计工作,并邀请周院士担任技术顾问组组长。

压力开始反向传导。

一周内,那份白皮书的所有传播链接被主流平台下架;最初转载的自媒体账号发布道歉声明,承认未核实信源即进行报道;而幕后操纵的公关公司也被曝光,其实际控制人曾多次参与针对环保、女权等领域的污名化行动。

黄枝依旧没有庆祝。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一个月后,“清源”顺利通过第一阶段安全评审,获得CNITSEC初步认可。同时,最高法批复同意在五省十市开展“电子查证报告辅助办案”试点,法官可在审理网络侵权案件时,参考“清源”提供的传播路径分析与内容溯源结果。

更重要的是,全国已有超过两千所学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申请加入“清源课堂”计划。一位新疆的中学老师写信来说:“这里的孩子接触外界信息有限,很容易被极端言论蛊惑。现在他们学会了先问一句‘这个是真的吗?’??光这一句,就可能改变一生。”

黄枝把这封信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墙上。

那天傍晚,他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

电话那头是个年轻女孩,声音颤抖却坚定:“黄先生……我是三年前那个跳楼未遂的女孩。警方今天通知我,案件正式移交检察院了。”

黄枝握紧手机:“恭喜你。”

“我想请你帮个忙。”她说,“开庭那天,我能带上‘清源’的APP吗?我想让它陪我走进法庭。”

黄枝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当然可以。而且,我会去现场。”

挂掉电话后,他走到窗前。夜色如墨,城市灯火通明。远处一座写字楼的巨幅屏幕上,正滚动播放着一则公益广告:一位老人接到诈骗电话,孙子及时赶来,打开手机上的“清源家庭版”,一键识别出骗局。广告语缓缓浮现:

**“爱,不怕慢一点,只怕信错了。”**

他笑了笑,转身回到书桌前。

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文件夹,封面写着《听见:普通人的证词录》。这是他历时两年采访整理的真实故事集,即将正式出版。书中收录了137位曾因谣言受害的人的经历,从被AI换脸毁掉事业的演员,到因虚假疫苗传言拒绝接种而丧子的母亲,再到因地域歧视标签失去工作的外卖员……

每一篇结尾,都有他们写下的一句话。

有人写:“我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不必再解释自己不是骗子。”

有人写:“我只是想证明,我没有偷东西,我不是坏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