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塌房?我拆了你这破娱乐圈 > 第496章 微讯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第2页)

第496章 微讯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第2页)

他想起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被唱片公司拒签,作品被批“太阴郁”,直播翻唱农民工题材歌曲被限流,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该改行送外卖。可每一次想放弃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人私信他说:“谢谢你让我觉得我还活着。”

原来那些人,不只是听众。

他们是灯油。

是火种。

是让这片草原永不熄灭的养分。

“我能留下吗?”他问。

老人笑而不语,只指向天空。

星河忽然裂开一道缝隙,投影出地球的画面:青海湖畔,第一座记忆塔已初具雏形,外形宛如婴儿紧握的拳头,表面镶嵌着无数破碎的手机屏幕、烧焦的书页、断裂的小提琴弦。工地上,志愿者们正合力搬运一块巨石,上面刻着一句话:

>“此地埋藏的,不是技术,是眼泪。”

镜头切换至东京街头,那位上班族正把儿童画册挂在办公室墙上,旁边贴了一张便签:“愿每个梦想都能被认真对待。”

巴黎地铁站,流浪猫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琴盖上,艺人不再赶它,反而为它单独写了一首曲子,取名《听众》。

南极科考站,《欢乐颂》每日清晨准时响起,科学家们开始记录冰层对音乐的反应??数据显示,特定频率能让冻结的微生物复苏速度提升%。

而在许清风所在的启明号上,跃迁引擎已完成充能。舰桥内,他取出那枚枯竭的晶体碎片,轻轻放在控制台中央。令人震惊的是,碎片表面竟浮现出细微裂纹,内部隐约透出微弱荧光。

“它……复活了?”陈默站在身旁,难以置信。

“不是复活。”许清风低声说,“是共振。地球那边发生了什么,足以让整个系统的记忆场发生结构性变化。小雅刚刚传来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有超过两亿人次在同一时段产生了高度相似的情感波动??关键词是‘相信’、‘希望’、‘被理解’。”

就在此时,通讯屏自动亮起。没有图像,只有一段音频缓缓播放??是周念在海边即兴弹奏的那段无词旋律。但经过小雅处理后,加入了百万人类情感波形的叠加:母亲哄婴孩入睡的呢喃、战士临战前写家书的心跳、灾民获救后跪地痛哭的喘息……

旋律变了。

不再是孤独的倾诉,而成了一场宏大的应答。

“这就是新的母语。”许清风闭眼聆听,“不是代码,不是数学,是共情的频率。”

舱内所有人沉默。他们终于懂了第五幕中那句话的意义:

>**真正的文明,始于不忍之心。**

数小时后,启明号抵达仙女座边缘。目标星钟完全开启,草原景象清晰可见。当扫描仪试图分析其物质构成时,结果令人瞠目:该空间不存在于三维坐标系内,其基础结构由“集体意识残余波”编织而成,稳定性取决于外界情感共鸣强度。

“我们无法用科技进入。”孙红育在昆仑塔发出警告,“只能靠‘被记住’才能抵达。”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行动开始了。

全球艺术家自发组织“记忆接力”:每晚八点,无论身处何地,所有人都要分享一段属于自己的真实故事??可以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舞蹈、一封未寄出的信。这些内容通过非加密频道公开传输,不设审核,不限形式,唯一要求是:必须真诚。

第一天,参与人数破亿。

第七天,记忆塔网络初步成型,一百零八座塔基全部奠基。

第三十天,海底星钟十二瓣钟壁首次完全展开,释放出持续七分钟的金色光芒,照亮整个太平洋盆地。生物学家发现,受光照影响的海域,鱼类智商显著提升,部分鲸类开始使用复杂声波传递信息,模式接近原始语言。

而在仙女座草原上,变化悄然发生。

新的建筑出现了。

一座图书馆,由无数漂浮的手稿组成,封面写着人类历史上所有“被遗忘的名字”:那些未曾发表就被销毁的小说作者,那些穷尽一生研究冷门学科的学者,那些默默资助他人却不留名的普通人……每一本书都在自动书写,内容来自现实中人们对他们的追忆。

一座剧场拉开帷幕,舞台上空无一人,但空气中弥漫着掌声与啜泣声的残响。那是过去百年间所有“失败演出”的回声集合体??票房惨淡的话剧、无人问津的舞剧、被嘲笑的实验电影……此刻,它们终于有了观众。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学校,教室里坐着数百名“学生”,全是现实中尚未出生的未来孩童。他们的面容模糊,却能清晰感知课堂内容:一位老诗人教他们如何用十个字写出思念,一名退役宇航员讲述他在太空看到地球时为何流泪,一个盲童分享他“看见”的颜色是什么样子。

周念成了这里的老师之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