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杨骞的分析,微微蹙起了眉头。
若玄幽二州的大局真如杨骞推演的这般,就变成一场“烂仗”了。
不仅时间会拉得很长。
玄二州付出的代价,被波及死伤的人命,都将远远超过他的预期。
而且,当时间拉长,“变数”还会越来越多。
天下九州,乃是一体。
现在其他州的力量没有介入,是因为时间太短,外州力量还来不及介入。
无论是信息的传播,还是各方做出决策,都需要时间。
形势若真如杨骞推演的这般发展下去,必然会有大量“苍蝇”涌入。
玄幽二州的形势,也将因此变得更加复杂。
这与他想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解决观这颗“大雷”的企图,有了根本的矛盾。
要扼杀这种可能,耿煊心中生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亲自出手,在观遁入玄州之前,将其彻底留下。
但不到别无选择之时,耿煊并不想这么做。
而现在,杨骞很显然就是来给自己送“新选择”的。
心中明悟的耿煊,并没有急忙追问,而是安静的等待着。
“现在,观对此,还浑然不觉,却是提前谋划布局的最好时机。
等他意识到危机,想要向东遁入玄州之时,这机会已经被我们提前扼杀掉了!”杨骞看着耿煊,如此说道。
耿煊问:“具体要如何做呢?”
杨骞深吸一口气,道:
“我想潜入观军营,向一些关键人物陈说利害。”
耿煊心中一动,念头快速转动起来。
说起来,“黑风军”的情况过于特殊,也有些过于不走寻常路。
很多在军镇征伐中,最常规的操作,可在“黑风军”的短暂历史中,迄今依旧是一片空白。
比如,在一边与敌相争的同时,一边想方设法与敌方大将要员进行或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流,互通。
进行说降,离间,埋线,干扰。。。。。。等诸多操作。
很多时候,这方面的交锋反而才是重点,军事上的碰撞,反而只是这些交锋“外溢”出来的结果。
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杨骞的这个想法,才是正常的,一点都不突兀。
反而如“黑风军”这般,其他什么都不顾,埋着脑袋就往死里干,反而有些过于不走寻常路了些。
耿煊也没有问杨骞有何凭仗,敢在这时候潜入观军营。
也没有立刻追问他要向哪些“关键人物”陈说利害。
以他曾经长期担任暗夜司长的先天优势,他既然敢说这样的话,意味着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把握,可在不引发观警觉的情况下,悄悄潜入。
而那些“关键人物”,他应该也有了大概的目标。
而想到杨骞曾经的身份,耿煊很自然的就想到,他手里一定捏着许多黑材料,那种一旦曝光在观面前,一定会要人命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