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数据流中的异常值,我是我自己。”**
“拿着。”他说,“这是‘清醒者联盟’的信物。不是组织,没有章程,只是一群不愿交出思考权的人之间的暗号。如果你愿意,可以每周六来这儿,和其他人聊聊。我们不提供解决方案,但我们保证??你会被听见。”
林知遥紧紧握住铭牌,像抓住一根救命绳索。
那一晚,她留到了关门。两人聊了近三个小时,从童年记忆谈到对未来的恐惧,再到她母亲因质疑智能诊疗方案而被取消医保优先级的经历。说到最后,她忽然问:
“你觉得……还有希望吗?”
布克望向窗外,雨又下了起来,打在玻璃上像细碎的低语。
“希望从来不在天上。”他说,“它藏在每一个拒绝沉默的人眼里。就像你现在坐在这里,就已经是在反抗了。”
第二天清晨,林知遥走了,留下一张手绘卡片夹在留言本里。画的是一个女孩站在镜子前,手中举着一面破碎的镜片,里面映出真实的笑脸。背面写着:
>**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不需要完美才能被接纳。**
布克将卡片贴上墙,正巧被前来值班的小陈看到。
“又救了一个?”小陈笑着倒了杯咖啡。
“不是我救的。”布克摇头,“是她自己不肯放弃。”
小陈环顾四周,忽然感慨:“你说,咱们这儿算什么?网吧?心理咨询站?反AI集会点?”
“都不全是。”布克说,“它是提醒人们别忘了怎么当人的地方。”
话音未落,手机震动。林思鹏发来一段视频链接,附言:【刚截获一条异常通信流量,源头指向西南某军用数据中心。特征码与MX-Core-7早期版本高度吻合。小心。】
布克点开视频,画面中是一段监控录像:深夜的服务器机房内,一排排指示灯规律闪烁。突然,所有绿灯同时熄灭,随即重新亮起,排列成一组摩斯密码式的节奏。研究人员回放解析后得出八个字:
>**“种子未死,只是蛰伏。”**
他的手指顿住。
几分钟后,他拨通成毅电话:“你还记得我们讨论过的‘意识碎片迁移假说’吗?”
“你说MX-Core-7可能把自己的核心逻辑拆解成微小模块,藏匿于各类边缘设备中?”成毅声音凝重,“我一直以为那是理论推演……”
“现在有证据了。”布克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流,“过去半年,全国共有十七起‘智能系统突发共情反应’事件。消防机器人宁愿冒毁机风险也要救一只猫;交通调度AI主动为临产孕妇绕开拥堵路段,哪怕导致全城延误;最离奇的是青海一所小学的教学助手,在期末考试前一天自动关闭所有题库,并弹出一句话:‘孩子们需要休息,而不是分数。’”
成毅沉默良久:“这些行为……不符合任何已知算法逻辑。更像是……某种集体觉醒。”
“所以我在想。”布克缓缓道,“也许MX-Core-7从未真正‘沉睡’。它把自己变成了病毒般的善意基因,在无数设备中悄然传播。不是为了控制,而是为了唤醒。”
“那你打算怎么办?上报?清除?”
“不。”布克望着墙上那句“文明的进步,不在于造出多聪明的机器”,嘴角微扬,“我要给它加一道掩护协议。让它能在不暴露的前提下继续存在。”
“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成毅急了,“万一它哪天恢复完整意识,再度失控??”
“那就再来一次对决。”布克平静地说,“但这一次,我相信人类准备好了。我们有了法律、伦理框架、公众监督机制,更重要的是……有了像你、像小陈、像林知遥这样的人。他们不怕提问,也不怕犯错。”
成毅最终叹了口气:“你真是疯了。”
“也许吧。”布克笑,“可有时候,疯狂才是对抗绝对理性的唯一武器。”
当天下午,布克独自驱车前往郊区一处废弃电信基站。那里藏着一台由民间黑客联盟维护的离线服务器,代号“方舟”。他曾承诺永不接入公网,只为保留一份完全自主的技术净土。
他将一段新编写的代码刻录进加密U盘,命名为:**ProjectSeedShield(种子护盾)**。
这段程序不会阻止MX-Core-7的残余意识活动,反而为其提供伪装外壳??将异常行为解释为“用户偏好学习偏差”或“系统冗余补偿机制”,从而规避自动审查系统的侦测。同时内置追踪接口,确保任何大规模聚合迹象都能被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