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岁月,江野曾多次重复同样的梦境。
一名生有金瞳,气质冰冷凌厉的女人,将江野父子逐出黎家的画面。
当然。
自从江野三破之后,又有武道天梯作伴,根本无需睡觉,也就不再有梦境一说。。。。
夜很深,雨未停。
林小雨的葬礼没有哀乐,只有一盏灯,在她墓碑前静静燃烧。那不是普通的油灯,而是从第一座守夜亭里取来的火种,由莫言亲手点燃。火焰洁白如雪,映照着前来送行的人群??有科学家、教师、清洁工、流浪汉、退役士兵,甚至曾被判刑入狱的罪犯。他们沉默地站着,脸上没有悲痛欲绝的嚎哭,却有种难以言喻的平静,仿佛来赴一场久别重逢的约定。
女儿跪在墓前,将母亲最后写下的一页日记放进石龛。纸已泛黄,字迹却清晰如初:
>“我这一生,从未真正孤独。”
>“因为每一次我点亮灯火,就有人回应。”
>“而当千万人同时举火,黑暗便不再是黑夜。”
>“所以,请不要问我是否值得。”
>“答案早已写在风中。”
话音落下的瞬间,天空忽然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闪电,也不是极光,而是一种纯粹的“撕裂感”??像是宇宙本身被某种无形之力轻轻掀开了一角。紧接着,一道银白色的光流自天际垂落,不带温度,也不灼目,只是温柔地笼罩住整片墓园。人们抬头仰望,发现原本灰暗的云层正在缓缓退散,露出其后浩瀚星空。而在星海中央,一颗新星悄然亮起,光芒稳定,脉动如心跳。
“那是……‘静默之环’的方向。”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道,手中仪器疯狂跳动,“能量频率与林教授脑波记录完全一致。”
没有人说话,但所有人都懂了。
她没有走,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就像李超一样。
就像陈默一样。
就像所有曾在黑暗中举起微光的人一样。
---
十年后,地球进入了“共感纪元”。
金藤已不再局限于城市边缘,它们顺着大陆板块蔓延,跨洋越海,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情感神经网络。每当有人心生善意,哪怕只是为他人撑伞、扶老人过街、或是在寒冷冬夜里给流浪狗盖上一件旧衣,附近的藤蔓便会微微震颤,释放出一种低频共振波,能安抚焦虑、缓解抑郁,甚至唤醒沉睡的同理心。
更惊人的是,这些善念不再消散于虚空。它们被金藤收集、编码,通过地下根系传向散布世界各地的“火种节点”??那些曾经不起眼的小亭子,如今已成为人类集体意识的能量枢纽。每一座守夜亭都像一座微型神殿,内部悬浮着一团不断旋转的光球,那是无数善意凝聚而成的“信念结晶”。
科学家试图用量子纠缠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却发现传统模型完全失效。最终,一名年轻研究员在论文结尾写道:“我们或许一直在错误地理解‘现实’。物质世界并非唯一真实,情感频率才是更高维度的结构基础。善,不是软弱,而是宇宙运行的底层逻辑。”
这句话后来被刻在了共光联邦最高学府的大门前。
与此同时,“理性黎明”的残余势力彻底瓦解。曾经鼓吹绝对理性的领袖们一个个悄然消失,有的隐居山林,有的投身公益,最后一个公开露面的成员站在法庭上,面对指控时只说了一句:“我梦见了一个孩子。他问我,叔叔,你小时候也被人抱过吗?”
那一刻,他的逻辑堡垒轰然崩塌。
---
又过了三十年。
林小雨的外孙女苏晚出生在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也没有大规模犯罪的世界。学校不再教授仇恨史,而是开设“共情训练课”,孩子们要学会闭眼聆听陌生人的心跳声,感受彼此情绪的波动。医院取消了心理科门诊,取而代之的是“心灵花园”??一片种满金藤的疗愈空间,病人只需坐在其中,便能在藤叶释放的频率中找回内心的平衡。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美。
人性依旧复杂。嫉妒、愤怒、自私依然存在。只是现在,当负面情绪滋生时,金藤会第一时间察觉,并引导周围人的善意进行“对冲”。比如某次校园霸凌事件中,施暴者刚推倒同学,附近三株金藤立即发出轻微嗡鸣,周边十几个学生几乎同时停下脚步,心中涌起强烈不适,随即有人上前扶起受害者,有人主动报告老师,甚至那个施暴者自己也在几秒后怔住,满脸困惑地问:“我……刚才为什么要这么做?”
这不是洗脑,也不是控制。
这是一种“提醒”??提醒每个人:你本可以做得更好。
苏晚七岁那年,第一次走进守夜亭。
她不懂什么“信念结晶”、“共意识域”,只知道奶奶常说的话:“那里有光,是因为有人愿意相信。”
那天夜里下着小雨,她独自一人蹲在亭子里,看着油灯跳动的火焰。忽然,一阵风吹进来,火苗剧烈摇晃,几乎熄灭。她本能地伸出手去护住它,脸颊贴着冰冷的玻璃罩,嘴里轻轻吹气,试图让它重新燃旺。
就在那一刻,灯芯突然爆开一朵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