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剩三次机会。”那个白衣女人再次出现,声音温柔却不容置疑。
“这次是第几次?”谢平问。
“第二次。”她转身,露出一张与母亲极其相似、却又略显苍老的脸,“第一次是你七岁那年,你在梦里听见了钟摆的节奏偏差,写下了一串数字。第二天,你母亲烧掉了你的笔记本,也抹去了你的记忆。”
“为什么?”
“因为你还太小。”她说,“爱有时必须以遗忘的形式存在。她宁愿你活得久一点,也不愿你醒得太早。”
“那第三次呢?”
女人没有回答,只是指向其中一面镜子。镜中景象突变:一座废弃的研究所,墙上挂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铜牌,上面刻着“NW-97”。
谢平猛地睁眼。
列车正好驶入上海南站。
他在夜色中穿行,雨水打湿外套,却感觉不到冷。这座城市依旧灯火通明,广告屏上滚动播放着“智能梦境优化服务”的宣传语,路人戴着神经贴片行走,脸上带着统一规格的微笑??典型的钟摆系统覆盖率超过85%的城市特征。
目标研究所位于浦东郊区,外表是一栋普通的科研大楼,但实际上地下有九层。谢平通过一条废弃排水管道潜入,沿途避开自动巡逻的机械哨兵,依靠直觉判断通风系统中的气流变化来规避红外探测。
终于抵达B7层。
这里曾是人格镜像实验室,如今已被改造成数据净化中心。一排排透明舱室内,浸泡着大量处于昏迷状态的志愿者,他们的脑电波被持续采集并输入某种未知算法模型。而在最深处,一台孤立的主机静静运转,屏幕上跳动着一行字:
>【等待M-01-Beta认证……】
谢平走近,伸手触碰屏幕。
刹那间,整个空间震动起来。那些沉睡者的瞳孔同时睁开,齐刷刷望向他。无数道视线汇聚,形成一股强烈的共感压力,几乎让他跪倒。
“你来了。”一个声音从主机中传出,并非电子合成,而是真实的人声,沙哑、疲惫,却带着奇异的熟悉感。
“张文昭?”谢平稳住呼吸。
“不完全是。”那声音苦笑,“我是他留在这里的‘影子’,一段被截断的意识残片,靠着每隔十三秒接收一次外部共振维持存在。就像你说的,我是裂缝里的光。”
“你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当然。”主机屏幕亮起,显示出一段影像:二十年前的实验室,年轻的张文昭躺在手术台上,头上连接着数十根导线。母亲站在操作台前,神情复杂。
“你知道为什么要选你吗?”画外音是母亲的声音,“因为你的心跳节奏,和我一样。”
接着画面切换:实验成功瞬间,张文昭的双眼爆发出金色光芒,随即整个系统警报大作。一道黑色人影出现在门口??正是灰眼谢平,那时他还未完全成型,身体半透明,像由数据构成。
“错误变量。”他说,“必须清除。”
然后是断电,混乱,尖叫,最后一切归于寂静。
“他把我剥离出来,封进了这台主机。”张文昭的声音继续响起,“但我留下了一个后门。只要你能触发B-13的原始频率,就能重启我的完整意识。条件是……需要另一个源点作为锚定。”
谢平深吸一口气:“我就是M-01-Beta。”
主机嗡鸣加剧,温度骤升。那些沉睡者开始低声吟唱一首童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