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演技代替症 > 第152章 戛纳电影三(第9页)

第152章 戛纳电影三(第9页)

他一遍遍地压迫演员,就是希望这些演员能演出他所求的东西,那种癫狂和冷漠共存、那种欲望还有发泄。

他希望演员贡献出毫无保留的表演,那种喜怒哀乐令人震颤的东西。

但演员接受不了他的这些想法。

也很少有演员真的演出来那种东西。

所以朴锡康最喜欢的就是贬低他的演员,不是他们演得好,是朴锡康将他们拍得好。

现在他在屏幕上看到了他所求的东西。

一个演员,凭一己之身,渲染了一整部电影。

他让它悲凉了。

让它惶恐了。

让它孤独了。

真的有一种演员,可以决定电影的气象。

……

如果说罗布里之前的表演在现场这么多影评人和演员的眼中,只是循规蹈矩,偶有出彩——

那么到了这里以后,他们就重新睁大了眼睛,开始谛视这个角色。

他们不一定听得懂林冲夜奔。

但他们一定听得懂《莫斯科保卫者之歌》,因为他们知道,红军要上战场了。

他们也一定听得懂《马赛曲》,因为他们知道,巴黎人民要牺牲了。

他们听到《夜奔》,也就知道……去国离乡的含义了。

这种悲情,真的只用一首歌就表达了出来。

……

然而这只是,电影的前三分之一。

很快,林一南就陷入了诉讼官司中。

有人看中了他家的田地,他的祖产。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如何能保护的了这些?

只落得个无处伸冤、家产罄尽、流落养济院的下场。

所谓的养济院,也不过是黑市人口买卖的地下场所罢了。

你以为华工为什么会沦为华工?

如果一个国家强盛有力,他的人民,又怎么会被奴役被欺压?

如果这个国家的政治不贪腐横行、无药可救,又怎么会帮着外人,欺压本国人民?

所以当初焦导和主创人员构思电影的时候,就明确一点,华工的形成,的确有当时世界背景下奴隶贸易的根本因素,但也同样有当时的清政府无所作为,失去管控,从南京条约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我们不光剖析你们。

我们也剖析我们自己。

这是电影的立意。

……

电影演到林一南终于坐上船去美利坚的时候,所有的观众居然不约而同都舒了口气。

太压抑了。

人都活得不如一条狗了。

甚至狗还没有烙印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