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建议重启‘皇城司密探制’,专查内外勾结之事。
>若不剜出毒瘤,纵有百万雄兵,亦难挡内外夹击。”
楚凌沉吟良久,朱批八字:“准奏,便宜行事。”
半月后,萧云萝返京。入城当日,万人空巷。百姓夹道相迎,孩童捧花,老人焚香。她未乘官轿,而是步行穿过长街,一路向民众拱手致意。
宫门内,楚凌亲自迎出。
“你瘦了。”他第一句话便是如此。
“您也憔悴了。”她微笑,“朝中阻力不小吧?”
他苦笑:“有人递折子弹劾你‘僭越专权’‘结党营私’‘蛊惑民心’。更有甚者,说你意图效仿前朝女帝,图谋篡位。”
萧云萝神色不变:“随他们说去。只要我还穿着这身粗布衣,背着药箱巡诊,他们就掀不起大浪。真正可怕的是沉默的腐败,是那些躲在暗处,一边吃着民脂民膏,一边念着圣贤书的人。”
楚凌凝视她良久,忽道:“你说,我们能不能建一个不一样的天下?没有饿死的孩子,没有被淹的村庄,没有因一句话就被砍头的百姓?”
“能。”她答得毫不犹豫,“只要我们不停下脚步。”
数日后,皇宫颁布新诏:
一、正式设立“民生监察院”,为独立机构,直隶皇帝,萧云萝任首任院长;
二、全国推行“透明施政”,重大工程、救灾款项必须公示三日方可执行;
三、开放“御前听证制”,每月初一,允许百姓代表入宫陈述疾苦;
四、启动“海外情报网”,派遣商旅、僧侣、医师潜入周边诸国,搜集政治军事情报。
民间欢腾,称之为“萧政新风”。
然而,风暴总在平静之后。
某夜,萧云萝正在院中整理文书,忽觉头晕目眩,手中朱笔掉落。黄龙冲进来时,只见她倒在地上,唇色发紫,呼吸微弱。
“大人中毒了!”随行医女检查后惊呼,“是慢性砒霜中毒!已持续月余!”
全府震动。经查,她每日饮用的井水被人悄悄投入微量毒药,因剂量极小,初期症状仅为疲乏、失眠,极易被忽略。若非她体质强韧,早已毙命。
凶手很快锁定??竟是府中一名老仆,原为周崇礼家奴,潜伏多年。被捕后冷笑:“你们毁我主家,我杀你一人,值了。”
萧云萝醒来时,已是三日后。窗外春雪纷飞,她望着天花板,久久不语。
黄龙哽咽:“大人,您何苦如此拼命?天下之大,岂能一人撑起?”
她终于开口,声音虚弱却清晰:“正因为不能一人撑起,我才更要站着。我若倒下,那些刚看到希望的人,也会跟着绝望。我必须让他们相信??这世道,真的可以变好。”
一个月后,她再度踏上征程,这次是东海沿岸,查倭寇勾结案。
临行前,她回到女子学堂,站在讲台上,面对数百学子。
“你们问我,为什么非要和整个旧世界对抗?”她环视众人,“因为我见过太多不该死的人死了。我的母亲,因为守仓官不肯开仓放粮,活活饿死在我怀里。一个六岁的孩子,抱着死去的母亲,哭着求人施舍一口饭,却被踢出门外。”
她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有力:“所以我发誓,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任何人再经历那样的绝望。哪怕前路是刀山火海,我也要走下去。不是为了当官,不是为了权力,只是为了??**公平两个字,值得用一生去守。**”
台下寂静无声,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马车再次启程。这一次,随行的不再只有黄龙,而是三百名女子学堂的毕业生,她们手持医箱、算盘、图纸、律典,奔赴全国各地,成为新政的先锋。
天空依旧湛蓝,白云悠悠。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而有些人,注定要在浪尖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