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起了个大早,满秀东因为学校一早有个重要的回必须参加,便让我载师清和满川先去,他晚点再到。
爷爷的大寿放在了老家举行,其实满秀东有提议放在市里酒店办,但爷爷念及乡里乡亲好参加,便执意在自己家请了厨师,办个露天宴席。在家办不比在酒店,很多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满秀东和小叔实在是忙,好在二叔母是个能干的人,还有堂兄堂姐以及村里的人也能帮忙,满秀东与小叔便只管负责金钱方面的事。
虽是如此,但满秀东却觉得将事交给一个妇人实在是不太好,便让我们几个早早过去看能帮上什么忙。
爷爷家也不算远,开车两个小时左右。老爷子在村里还是受人尊敬的,做了一辈子木匠,手艺算是十里八乡闻名的,长相听村里人说也是仪表堂堂,小叔长得最像他,想着年轻时应该也很是俊美。爷爷就这样靠着一身的手艺和俊秀的长相,娶了那个年代就上过大学的奶奶,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跟着他来到这小村庄里,在镇上的中学教书,过起了与之前相对清贫的生活。
好在生了的叁个儿子也很争气。满秀东作为家里的老大,继承了爷爷的艺术基因,早年卖画也挣了些钱,如今当上大学教授也让爷爷奶奶脸上有光,也算是俩老人家最得意的孩子。而小叔,因年轻时离家出走的关系,与爷爷的关系并不算融洽,这几年随着他的生意越发出色,与爷爷的关系也稍有缓和,奶奶对此应当欣慰不少。
相对于爷爷和小叔,二叔资质相对平平了些。书读不进去,初中毕业后就跟爷爷学了点手艺,农闲时跟着装修队接些活计,算是实打实的农民,但爷爷奶奶这些年也一直是他在照料,满秀东和小叔对他很是感激,几个兄弟感情很好。只是前几年二叔却因为结石病去世了,留下了二叔母和俩孩子,好在孩子都已经长大了,二叔也攒了不少钱加之二叔母也是个很能干的女人,日子也过得和以往没差。
师清在车上清点着给爷爷奶奶和二叔家的礼物,这些年满秀东和师清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俩老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或者老人有病痛时回去看看,其余时间几乎都是二叔母在照顾,师清总觉得对爷爷奶奶和二叔家很是亏欠。
“你快四年都没回来过,见了爷爷奶奶你嘴巴放甜一点,多哄老人家开心。”师清清点完坐在一旁唠叨着,又回头看着坐在后座补觉的满川,“还有小川,村里人见了也别不吱声,叔叔阿姨伯伯地喊,准不会错,别显得像个书呆子。”
“知道了妈,我和小川都是成年人了。”
“是,成年了就不能管你俩了?你四年没回家。。。。。。”师清这架势似乎又要旧事重提,我忙叫停,问道:“堂姐宝宝满月酒就在爷爷生日后,你备了礼物没?”
“都备着呢!”一提起堂姐,师清又开始唠叨起来,“你堂姐也就比你大了叁岁吧,我也不是催你,这几年我见你男朋友没少谈,怎么一个稳定下来的都没有?”
“等着抱孙子了?”车座后,满川冷不丁地开口道。
许是这句话让师清想起了师意,气氛难得沉默了下来。我偷偷望向后视镜里的满川,却意外对上了他的眼,似是心虚一般,我忙移开眼。
两个小时车程,师清唠叨就没停过,许是年龄的影响,这些年师清显得越发操心起来。
车停在一栋不小的房子前,这几年满秀东和小叔出钱在原来的地基上将老宅重建了,起了一栋漂亮的小洋楼再配上一个漂亮的院子,虽暂时只有爷爷奶奶住着,打理起来也不容易,但想着房子会留给二叔家,满秀东还是做主将房子建得相对气派些,在村子里也独树一帜。
等我们到的时候,虽还很早,但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了人,都是村里过来帮忙的,爷爷七十大寿,村里也很重视,听师清说县里也会来些有头有脸的人,应是看在小叔在这边设厂的缘故,我对这些也不太敏感,只觉得今天的寿宴比以往要气派不少。
一进去,师清便看到二叔母在忙这忙那的很是忙碌,不敢打扰,便同她打了声招呼就带着我们几个进了里屋去给爷爷拜寿。一进去,便见爷爷一身气派的红色唐装坐在会客厅的茶台前悠闲地品着茶,显得喜庆又精神,四年没见,爷爷虽老了不少,但精气神还是没变的。
“爷爷生日快乐!”
“爸,生日快乐!”
爷爷一见我们,高兴极了,又见我们几个手里满满当当提着礼物,忙接过,只道破费。又看到我站在一旁,忙招呼我近身:“诶唷,我们团圆四年不见长这么大了?我都快不认识了!”
“爷爷,我又不是小孩子,变化哪那么大?”
“唉,文春你来看看,团圆变化大不大?”这时,奶奶许是听我们到了忙赶来,一进门便看到爷爷拉着我,又听爷爷这么一问,也细细打量了我一番,笑道:“变化不大!只是更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