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勛贵外戚离心离德,朝廷必须拿出实质性好处进行安抚。
锅里的饭一共就这么多,有人想多吃,自然就有人要少吃。
政治斗爭中失败的文官集团,就是这轮利益分配的受害者。
闹肯定是要闹的,不过能够有多少效果,谁也说不清楚。
当刀架在脖子上那一刻,圣贤书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
以往文官集团的主力南方士绅集团,现在被勛贵集团拿捏住了软肋。
文斗搞不定的事情,人家可以物理消除。
对南方士绅来说,赶紧把这群活祖宗送走,才是首要任务。
北方士绅没受到勛贵的威胁,却遇上了北虏这个更不讲道理的存在。
勛贵们收税,还遵守朝廷法度,北虏可是直接明抢。
人家不光劫掠,还肆无忌惮的杀人,动不动还玩儿屠城游戏。
调南兵北上,抵御北虏入侵,成为了大家潜在的共识。
永寧帝的做法,看似是灵光一闪,实际上也暗自契合了士绅集团的利益。
真正受损的,还是朝堂上的文官,他们手中的权柄受到了实质性衝击。
“如果能够把勛贵系的重心,从南方转移到北疆,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规则內斗爭,总好过掀翻桌子。
那帮武夫政治觉悟有限,动起手没轻没重,放地方上很容易出乱子。”
费心远语气沉重的说道。
看得出来,他嘴上表示支持,內心深处还是不甘。
只是眼下的局势,对文官集团非常不利。
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没人能够整合文官集团的力量,在政治上和勛贵系对抗。
或者说大家心有顾忌,不敢充当这个出头鸟,担心再一次被物理消灭。
儘快重建秩序,恢復朝廷的权威,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一环。
没有规则约束,一言不合就玩儿命,他们真心干不过那帮武夫。
“哎!”
“这些问题,其实我也考虑过,只是內心有些难以接受。
大好的局势,都被尹左两个逆贼给毁於一旦!”
吕凌风愤愤不平的怒骂道。
文官集团的衰落,主要因素是白莲教之乱,引发白莲教之乱的尹左二人,自然成了罪魁祸首。
永寧帝继位之初,就诛灭了阉党,大量的清流党人走上前台,呈现了眾正盈朝的盛世。
可惜大家来不及享受这份荣光,做大的白莲教叛军,就摧毁了他们的根基。
逼得他们不得不放鬆束缚在勛贵集团身上的枷锁,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勛贵系,居然復兴的那么快。
一个个紈絝子弟,扔进军营之后,竟然歷练出了一批优秀將领。
儘管在这一过程中,被赶回家的勛贵子弟更多,但还是奠定了勛贵系復兴的基础。
经歷战火淬炼之后,构成了执掌南方多省军政大权的勛贵系。
到了这一步,文官集团已经无力压制勛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