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654章 囤粮囤兵器女王侯之路(第2页)

第654章 囤粮囤兵器女王侯之路(第2页)

来自全国各地的述史人齐聚于此,携带着数万份经核实的口述档案。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怀抱婴儿的母亲,也有满脸稚气却眼神坚毅的少年。每人手中都握着一支蓝色羽毛,那是参与“记忆见证所”登记者的信物。

仪式开始时,知微登上高台,拨动琴弦,奏响《归魂引?终章》。乐声悠远凄怆,如泣如诉,又似召唤。随着旋律起伏,母碑光芒流转,竟将整首曲子化作实质般的光波,扩散至全国。

那一刻,凡是听过此曲的人,无论身处何地,皆陷入短暂恍惚。他们看见了??

看见父亲被押赴刑场前回头一笑;

看见母亲抱着襁褓跳入江水前的最后一吻;

看见兄长在牢狱中用血写下“勿忘国耻”;

看见自己童年记忆中那场“意外火灾”,实则是官兵纵火灭口……

千万人的记忆,在同一时刻苏醒。

长安城内,一位正在撰写史书的翰林学士突然掷笔痛哭。他翻出祖辈留下的日记,发现祖父竟是当年火烧藏书阁的执行者之一。他连夜写下忏悔录,张贴于宫门前,并自断右手食指,以示赎罪。

南方某村,一名族长跪在祠堂前,当众烧毁伪造的族谱。他颤抖着宣布:“我们家族曾在饥荒年间强夺邻村粮仓,致三百余人饿死。此事被隐瞒百年,今日,我代先祖谢罪。”

西北边陲,一名戍边将军率部下集体脱盔卸甲,奔赴忆谷请罪。他们曾奉命镇压起义,屠戮无辜百姓。如今归来,只为求一个名字能被刻上母碑。

这场席卷全国的记忆觉醒,持续了整整七日。

第七日午夜,母碑轰然裂开一道缝隙,从中升起一座全新的石碑,通体幽蓝,质地非金非石,似由纯粹的记忆能量凝结而成。碑面空白一片,唯有中央浮现出八个大字:

**“此碑无名,因人人皆名。”**

林照站上高台,面对万千民众,高声宣读《忆宪》第一条:“凡生于斯土者,皆有权知晓过去;凡逝于非命者,皆应得其名归。任何试图篡改、销毁、压制历史记忆者,即为全民之敌。”

话音落下,千百支蓝色羽毛腾空而起,随风飘散,落入千家万户的窗前、门楣、掌心。

而在皇宫废墟之中,一名小宦官偷偷拾起一支羽毛,藏入怀中。他不知这羽毛意味着什么,只记得昨夜梦中,有个小女孩牵着他的手,笑着说:“哥哥,谢谢你记得我。”

与此同时,遥远的北方荒原,一座早已废弃的祭坛悄然亮起幽光。那里曾是“忘川阵”的核心所在,如今石柱断裂,符文剥落,唯有一块黑曜石碑静静矗立。碑上原本刻满禁咒,此刻却逐字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行新生文字:

**“谎言建起的高塔,终将在记忆的潮水中崩塌。”**

没有人知道是谁写的。但风吹过时,石头会轻轻回应,如同低语。

岁月流转,忆历十年春。

忆谷已不再只是山谷,而成为一座庞大的记忆之城。这里有学堂、有档案馆、有祭坛、有剧院,每日都有新的故事被讲述,旧的伤痕被抚平。孩子们从小学习如何辨别虚假叙事,如何保护自己的记忆不受侵蚀。

沈兰依旧每日执笔记录,她的头发已然全白,背也微微佝偻,可眼神依旧清澈。她在日记中写道:

>“姐姐,你说过,记忆是最温柔的武器。因为它不杀人,却能让死者复活,让谎言溃败。我用了六十年才明白这句话。现在,轮到我去告诉下一代了。”

知微成了盲人书院的院长,专授《归魂引》心法。他说:“真正的看见,不在眼中,而在心中。”许多学生因此开启“心眼”,能在人群中一眼辨出隐藏的痛苦与谎言。

林照则辞去官职,游历天下,建立“记忆巡行团”,专门调查尚未曝光的历史黑幕。她常说:“遗忘是暴政最好的帮凶。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名字,沉睡太久。”

至于那支最初飘落的蓝色羽毛,据传被一名山村女童捡到。她将它夹在课本里,多年后成为一名记者,揭露了一桩百年世家掩盖的奴工惨案。结案那天,她把羽毛放在办公桌上,对同事说:“这是我收到的第一份证据。”

又是一个清明。

春风拂过北岭,吹动山谷中千百盏不灭的蓝灯。远处学堂传来朗朗诵读声:

“是谁让我们记得这一切?”

“是我们自己。”

而在忆谷最深处,母碑静静矗立,沈兰坐在藤椅上,手中炭笔轻点纸页。忽然,她抬头望向虚空,嘴角浮现一丝笑意。

“姐姐,今天又有三十七个名字回家了。”

风穿过洞窟,卷起一页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姓名与故事。它飞向天空,融入云霞,不知将落何处。

但可以肯定的是??

somewhere,someonewillreadit。

somewhere,amemorywillwakeup。

somewhere,aliewillshatter。

因为这片土地上,早已无人愿意遗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少年王
抚琴的人少年王
...
我为王
吻天的狼我为王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