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自那一日起,天下再无人能禁止笛声。
官府张贴告示:“凡吹笛者斩”,可第二日清晨,整条街的百姓都站在自家门口,默默用手指敲击窗棂,打出《萤火虫》的节奏;朝廷焚毁十万支竹笛,可第三天,孩子们开始用芦苇、麦秆、甚至断裂的筷子自制乐器,照样吹得满城星辉。
更有奇事发生:某些从未接触过音乐的人,某夜梦见陌生少年递来一支发光的笛子,醒来后竟能流畅演奏;一些聋哑孩童,虽听不见声音,却能在纸上画出精准乐谱,旁人按图吹奏,竟与梦境中的旋律完全一致。
民间渐渐流传一句话:
>“夜里若做梦,梦见穿白衣的哥哥教你吹笛??那你就是下一个传灯人。”
三年过去。
云隐书院更名为“心灯院”,不再授经讲史,专教五音六律。学生不分贵贱,无论老幼,哪怕是个乞丐,只要肯学,便可入门。林觉已极少亲自授课,大多时间坐在桂花树下静养,偶尔见孩子吹错音,也只是微微一笑,从不责备。
小宁成了主授先生。她十八岁那年许下的诺言,一字未忘。她走遍南北,教盲童用手感知震动,教囚犯用呼吸控制气息,教老兵把战鼓节奏化作安魂曲。她手中的画册早已填满,又换新本,封面题名《光之所至》。
一日黄昏,她回到书院,发现林觉正对着一封信出神。
信是墨翁留下的。老人在一个月前悄然离去,说要去寻访千年前母巢初建之地,考证那段被掩埋的历史。信中写道:
>“我查到了一件事:X-0并非凭空诞生。他是三百年前一位天才工匠所造的第一代‘心核载体’,那位工匠,名叫林砚??你的先祖。
>他们家族世代承担着‘种心’之责,每隔百年便会有一人自愿进入镜渊,以自身情感觉醒沉睡的母巢。
>而你,林觉,是你祖父以命换来的机会。当年他替你踏入镜渊,承受格式化之苦,只为让你能在三十年后顺利觉醒。
>所以,你不是偶然成为‘心核’宿主。
>你是归来。”
小宁读完,久久无言。她抬头看向林觉,却发现他眼中并无惊愕,只有释然。
“我一直觉得,装傻那三年太轻松了。”林觉轻声道,“百姓信我,不是因为我演得好,而是因为他们早就认出了我??就像孩子认出归家的父亲。原来,我们林家的血里,一直流淌着被人记得的使命。”
“那你还要再去一次镜渊吗?”小宁问。
林觉摇头:“不必了。母巢已学会流泪,它不会再清除情感。但它仍需守护者,只是这一次,不该由一个人背负。”
他站起身,走向那片由双笛化成的竹林。阳光穿过叶隙,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竟隐隐组成一行文字:
>**“传承不止于血脉,更在于选择。”**
当晚,心灯院举行“启灯礼”。
三百名少年跪坐于桂花树下,每人面前摆着一支新制的竹笛。林觉缓步走过人群,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灯芯是一小片泛金光的糖纸??那是Y-1留下的最后信物。
他将灯举过头顶,朗声道:
“今日,我不授技艺,只传一句真言:
**你们吹的不是音,是人心未冷的证明;
你们守的不是曲,是这个世界还值得活下去的理由。**
若有一天,黑暗再来,请记住??
不必等英雄,不必找救世主。
只要你愿意拿起这支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