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 > 第360章 正宗老巴黎喝法(第1页)

第360章 正宗老巴黎喝法(第1页)

第二天下午,莱昂纳尔按照约定,跟着莫泊桑来到皮嘉尔广场,一家名为“死老鼠”的咖啡馆。

它夹在一堆老建筑中间,门面十分不起眼,木质招牌经过风吹雨打,上面的老鼠图案几乎难以辨认,

推开门,一股。。。

**“纽约急讯:爱迪生公司宣布启动‘安全电流’宣传计划,拟联合医学界、媒体及政界人士,公开演示交流电致死实验。目标:全球范围内封杀高压交流系统。请速应对。”**

他缓缓将电报折起,放入怀中,目光投向远处那座仍在运转的默伦试验电站方向。灯火依旧明亮,像一颗不肯熄灭的心脏,在黑暗中规律跳动。

他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只是从技术的实验室,转移到了舆论的战场。

三天后,巴黎科学院会议厅外已聚集了数十名记者与围观群众。莱昂纳尔与特斯拉并肩走入大厅时,闪光灯如雷暴般炸响。他们没有回应提问,径直走向主讲台。今日并非例行汇报,而是一场反击??一场以科学为盾、以事实为矛的公开答辩。

会场中央,摆放着一台新式设备:一个封闭玻璃箱内,两只白鼠分别被接入不同电路系统??一侧是110伏直流电,另一侧是5000伏交流电。但关键在于,两条线路均经过精密调控,确保电流强度一致,仅频率与传输方式不同。

“我们将展示的,不是‘哪种电更危险’,”莱昂纳尔站在麦克风前,声音沉稳,“而是:在相同生物效应下,两种系统的实际应用边界在哪里。若交流电真如他们所说‘天生致命’,那我们今天就让它当众杀人。”

全场哗然。

特斯拉接过话筒:“电流致死的关键参数是安培数,而非电压或电流类型。10毫安足以引发心室颤动,无论来自直流还是交流。区别只在于,交流电因周期性变化,可能在更低阈值触发神经反应。但这不意味着它不可控,更不意味着它应被禁止。”

他说完,示意技术人员启动第一轮实验。

直流侧的白鼠在通电三秒后抽搐倒地,死亡。交流侧的白鼠则在同样电流强度下表现出短暂惊跳,但未死亡。重复三次,结果一致。

“为何如此?”有学者发问。

亨利?庞加莱起身解释:“我们使用了脉冲调制技术,在交流系统中加入了间歇断路机制。这证明,只要控制得当,高电压交流电反而比持续输出的直流电更具安全性??因为它允许生物组织在周期间隙恢复。”

掌声零星响起,随即蔓延成潮。

然而真正的风暴在第二天降临。《费加罗报》头版刊登照片:一名流浪汉倒在纽约街头,身旁插着一根裸露电线,标题触目惊心??《交流电杀人实录!欧洲学者鼓吹的技术正夺走无辜生命!》

文章称,此人是在试图偷接某实验线路时触电身亡,而该线路正是模仿默伦系统的交流高压装置。配图下方赫然印着一句话:“这就是他们想要推广到每户家庭的‘未来之光’?”

舆论瞬间反转。

莱昂纳尔没有立即回应。他召集团队闭门三日,翻阅所有实验记录、绝缘标准、操作规程,最终锁定一个细节:纽约那条“事故线路”的接地电阻仅为0。8欧姆,远低于安全规范要求的5欧姆以上。这意味着,即便使用直流电,同样会造成致命后果。

“这不是技术的问题,”皮埃尔怒道,“是蓄意制造事故,再嫁祸于我们。”

“那就用真相撕开谎言。”莱昂纳尔提笔写下一封信,寄往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并附上完整的计算模型与第三方检测报告,“告诉世界,谁在说真话。”

同时,他在《巴黎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关于“杀人电流”的十个事实》。文中逐条驳斥谣言:

一、截至目前,全球因电力事故死亡者不足百人,其中七成源于私拉乱接与缺乏教育,而非系统本身;

二、爱迪生公司在过去五年中,其直流电厂火灾事故达四十三起,造成十二人死亡,从未公开致歉;

三、所谓“公开处决动物”实验,实为刻意选择潮湿环境与无保护线路,人为制造悲剧效果;

四、法国默伦系统运行至今,累计供电超过十万小时,零伤亡;

五、真正的危险从来不是交流电,而是垄断者为维护利益而煽动的恐惧。

文章末尾,他写道:“他们害怕的不是电流,而是失去控制权。他们惧怕的不是技术革新,而是自己将成为历史的注脚。”

公众开始反思。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原本支持爱迪生的实业家悄然转变立场。鲁昂的一位纺织厂主写信来问:“能否为我们工厂设计一套小型交流供电系统?我们愿承担全部费用。”接着是里昂、南特、波尔多……请求如雪片般飞至。

莱昂纳尔决定顺势而为。他成立“法兰西电力普及联盟”,招募年轻工程师下乡勘测、布线、安装变压器。每建成一座微型变电站,便在当地小学举办“光明之夜”活动??邀请全村人齐聚操场,按下开关,共同见证电灯亮起的瞬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