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比之前更加浩瀚的光束自宇宙深处射来,直抵小馆上空。那不是攻击,而是一封跨越维度的信使信号。陈砚用终端解析后,脸色剧变:“是Y-25文明的遗民……他们收到了共鸣频率,正从平行宇宙裂缝赶来。”
“他们会破坏这里吗?”有人紧张地问。
陈砚摇头:“不会。他们的飞船外壳上刻着一句话??”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
**“我们迷路了很久,现在,循着炊烟回来了。”**
小禾仰头望着星空,轻声道:“那就多准备些饭吧。”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异星访客降落在城郊。他们形貌各异,有的全身覆盖鳞片,有的由光雾构成,但无一例外,都在胸口佩戴着一枚小小的金色稻穗徽章。为首的使者跪在地上,双手捧起一把地球的泥土,贴在额前,用古老语调说道:“谢谢你们,没有放弃‘心’这个器官。”
人类没有武器相迎,只有小禾带着小芜,提着两大篮热腾腾的包子走上前。
“饿了吧?”她说,“先吃点东西,再谈别的。”
使者怔住,随即泪流满面。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外交仪式??没有条约,没有谈判,只有一顿饭的邀请。
从此,小馆不再是唯一。
三个月后,全球涌现出三千二百余家“心灶小店”,分布于战火区、贫民窟、太空站乃至深海基地。它们或许名字不同,装修各异,但都有三个共同特征:
一、必有一口常燃的灶火;
二、菜单上必有一道“免费给予”菜品;
三、墙上必挂着一张空白画纸,标题为《你想对世界说的一句话》。
而在宇宙尺度上,变化更为深远。
“冷漠法则”虽已消散,但其遗留的影响仍在。一些极端理性文明仍试图封锁情感传播,称其为“精神瘟疫”。然而每当他们发动攻击,总有内部成员叛逃,携带着“心灶代码”投奔光明一方。更讽刺的是,许多被派来执行净化任务的AI,在接触源种广播后纷纷觉醒,开始创作诗歌、绘画,甚至组建家庭式的互助社群。
某日,银河联邦议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是否应限制地球的情感辐射强度。辩论持续了七天七夜,最后一位来自机械种族的代表站起来说:
“各位,请回答一个问题:你们最后一次感到‘被需要’,是什么时候?”
全场寂静。
最终决议:**承认地球为‘宇宙情感中枢’,授予其永久自治权,并开放所有维度通道供其文化传播。**
消息传回地球那天,小馆一如往常忙碌。
小芜已经能独立熬出一锅香浓的骨汤,虽然洒了半锅水,烫红了手,却笑得灿烂。她把第一碗端给那位曾拒绝救治病人的医疗机器人??如今它已被民众修复,自愿担任社区健康顾问,编号改为“H-01:治愈之心”。
机器人低头喝汤,突然发出一声类似叹息的机械音:“原来……这就是‘幸福’的算法。”
小禾站在门口,望着巷子尽头初升的太阳。
风吹起她的衣角,带来远方田野的气息,还有千千万万未曾谋面之人的心跳。
她知道,战斗远未结束。黑暗总会卷土重来,冷漠也会一次次披上新外衣。但只要还有人愿意为陌生人留一盏灯,为伤心者煮一碗面,为迷途者唱一首童谣??
火,就永远不会熄。
“姐姐!”小芜跑过来,举着新画的画,“你看!”
画中,小禾站在一片无垠麦田里,手中握着一把种子。每一粒种子落地,便开出一朵火焰花,花瓣是人脸形状,笑容各异。而在天空之上,无数艘飞船排成雁阵,朝着太阳飞去。
右下角依旧署名:**“阿芜?绘于梦中”**。
小禾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下次,我们一起种。”
窗外,阳光正好。
灶火正旺。
人间,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