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紫棋版《光年之外》录歌完成当天,
2008年9月27日,
华夏神舟七号在宇宙进行出舱活动,首次完成国人太空行走,
并于次日安全着陆于内蒙。
华夏空间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第二阶。。。
广西那坡县的清晨,雾气如纱,缠绕在喀斯特山峦之间。周舟一行人驱车驶入边境小镇平孟时,天刚蒙蒙亮。路边的界碑静静矗立,编号“1086”,红漆斑驳,却依旧醒目。这里是中越边境最前线之一,1979年战火曾烧到这里,炮声震塌了半座山。
陈永年提供的线索指向一个名叫“弄怀屯”的小村落??据他回忆,“萤火行动”出发前夜,五十名精锐队员曾在该村短暂集结,休整一夜。而村中唯一还健在的知情者,是当年为部队做饭的老妇人韦秀英,如今已九十七岁,卧床多年,言语不清。
“她儿子说,母亲偶尔会在梦里喊‘别走那条沟’‘骡子不能打火把’。”张小宇翻着资料,“这些细节,和我们掌握的行军路线完全吻合。”
他们抵达弄怀屯时,正逢细雨绵绵。村子藏在两山夹缝之中,石板路湿滑难行,几户人家散落其间,鸡犬相闻。韦秀英的儿子李阿贵迎出门来,眼神警惕:“你们又是来问‘那件事’的?”
“我们只想知道真相。”周舟递上一张老照片??是陈永年手绘的“萤火行动”队员名单复原图,“这些人,有没有您认识的?”
李阿贵盯着照片良久,忽然手指一颤,指着其中一人:“这是我舅舅……赵大发,当年从这里走出去,再没回来。”
屋内,韦秀英躺在竹床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呼吸微弱。听见脚步声,她缓缓睁眼,目光浑浊,却在看到周舟手中那枚铜铃铛时猛然一震。
“铃……铃……”她嘴唇翕动,发出含糊的声音。
杨蜜蹲下身,轻声问:“奶奶,你还记得那些人吗?他们去了哪里?”
老人喉咙滚动,像是在努力组织语言。片刻后,她抬起枯瘦的手,颤抖地指向墙上一幅褪色的山水画??那是当地常见的风景图,但若仔细看,山势走向与实际地形并不相符。
“这不是普通的画。”张小宇突然意识到什么,“这是地图!”
众人围上前,只见画中山脉走势暗藏玄机:一条隐秘小径蜿蜒穿行于峡谷深处,终点标注着一个红色圆点,旁边用壮文写着“**岩洞口**”。
“这可能是‘萤火行动’的实际路线!”周舟心跳加速。官方记录中的运输队应走主道,但那条路极易暴露,且当时已被敌方火力封锁。而这条隐蔽山道,正是穿越老山战区的最佳选择。
当晚,他们在村委办公室连夜比对卫星影像与手绘地图,终于在距离弄怀屯三十公里外的一处断崖下方,发现了一个疑似天然溶洞的入口。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航拍显示,洞口周边存在大量人为踩踏痕迹,以及半埋于土中的锈蚀铁链??正是当年用来拴骡马的器具。
“找到了。”周舟低声说,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激动,“这就是他们最后停留的地方。”
第二天清晨,搜救队由当地向导带领进山。山路险峻,荆棘丛生,有些地方仅容一人侧身通过。越往深处,空气越阴冷潮湿,鸟鸣渐绝,唯有风声在岩壁间回荡。
到达洞口时,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处半坍塌的石灰岩洞穴,高约五米,深不见底。洞口两侧残留着焦黑烟痕,显然曾有人在此生火。地面散落着破碎陶片、腐烂麻绳,还有几块刻有编号的木牌??与民兵花名册上的编号一致。
“53号,腾冲籍,段金贵。”张小宇拾起一块残牌,声音哽咽,“就是阿?笔记里那个为护炸药箱滚下山崖的人……他还活着进了这个洞。”
深入百米后,洞穴骤然开阔,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大厅。手电光扫过岩壁,一行歪斜的刻字赫然出现:
>**“我们完成了任务。专家已送达。勿念。??萤火,五月十三”**
字迹深陷石中,显然是用刺刀或铁钉艰难刻下。下方还有一串名字,共四十八人,每人只留姓名与籍贯,最后一行写着:
>**“余二人断后,恐难归。望后来者,代报国恩。”**
“他们成功了……”杨蜜双手掩面,泪水滑落,“他们真的把科学家送到了前线。”
然而,更大的谜团随之浮现:既然任务完成,为何无人生还?为何连尸体都未曾寻回?
向导忽然蹲下身子,拨开一堆碎石,露出半截断裂的枪管。“这不是民兵配发的武器。”他说,“这是越军制式步枪。”
紧接着,在角落一堆白骨旁,他们发现了更多证据:弹壳、血衣碎片、一枚带有军衔标识的越军军官徽章,以及一本烧毁大半的工作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