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人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
驿馆内,音童缓缓放下笛子,喘息粗重。
这一曲耗尽了他太多力气,胸口如压巨石,喉咙泛着血腥味。
他知道,自己正在燃烧生命来吹奏。
但他不后悔。
因为他终于明白了这支笛子的意义??它不是乐器,而是一把钥匙,打开那些被强行关闭的心门,让被压抑的声音重新回到世间。
就在此时,窗外月光忽然凝滞。
一道青影自天而降,轻盈落于屋檐,衣袂未扬,雪地无痕。
来人是一名年轻女子,素衣白裙,发间别着一支玉簪,形如折翼之蝶。
她眸光清澈,却深不见底,仿佛能照见人灵魂最暗的角落。
她是柳芸的女儿,严仁与柳芸唯一的血脉??**严昭**。
三十年前,闻心书院覆灭之夜,她尚在襁褓之中。
柳芸拼死将她送出火海,交予一名游方琴师抚养。
那琴师隐姓埋名,带她辗转江南江北,教她识音辨律,却不允她碰任何乐器。
直到七日前,东海石殿升腾之时,她胸前玉佩突然碎裂,显出一行血字:“母在昆仑,父归笛中。”
她一路北上,循声而来,终在此刻寻到音童。
她走入驿站,目光落在那支歪孔竹笛上,眼眶骤然湿润。
她认得它??那是父亲严仁少年时亲手削制的第一支笛,因钻孔失误而成歪孔,却也因此能发出寻常乐器无法捕捉的“心频之音”
。
后来它随严仁葬身云梦泽,世人皆以为已毁。
没想到,竟由一个流浪儿拾得,再度现世。
“你……是谁?”
音童虚弱问道。
严昭不答,只是缓缓跪坐于他面前,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持笛的手背上。
刹那间,一股温润气息顺脉而入,缓解了他体内奔腾的灼痛。
与此同时,她启唇轻唱,声如幽兰吐露,清泉漱石。
她唱的,正是《泽吟》第三章??“**归音引**”
。
此曲专为引导迷失之声回归本源而作,历来唯有闻心书院嫡传方可习得。
歌声一起,天地骤静。
九名肃音使虽未起身,却觉心中翻涌的杂念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安宁。
就连那鬼面首领,也停止了颤抖,怔怔望着火光,仿佛看见童年家中灶台边,母亲正在煮一碗姜汤。
而更远之处,奇迹正在发生。
江南荒村中,哑女伏地不起,口中呜咽不断。
她的喉咙开始渗血,可那血竟在空中凝成细小符文,随风飘向北方。
西南部落里,被救下的少女挣脱束缚,第一次开口说话,虽然声音沙哑破碎,却完整唱出了族中失传百年的《醒灵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