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以为是考古队,但现在回想,那些箱子上有类似齿轮图样的贴纸。”
林远瞳孔微缩。
“齿轮图样”
正是“灰线”
晚期使用的三级暗记,专用于标记高危数据载体。
“他已经联系当地驻军协助勘探。
不过……”
殷蓉语气迟疑,“他说那片区域的地磁读数异常,GPS经常失灵,而且夜间能听到地下传来规律震动,像……钟摆声。”
“钟摆声?”
林远心头一震。
他猛然记起汪振国全息影像最后说的话:“当最后一个信使老去,愿第一个读者尚未出生。”
那句话说完后,背景音中确实有一声极轻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铛??”
,持续不到半秒,却被AI增强还原了出来。
频率:**7。83Hz**。
地球舒曼共振基频。
也是“地脉链”
启动时的标准同步信号。
“不是巧合。”
林远猛地起身,“有人在那里重启了节点。”
话音未落,战术终端骤然报警。
红色弹窗跳出:
>【紧急通报】
>来源:“巢穴”
AI中枢
>内容:检测到未知信号源正在尝试建立“地脉链”
子网,拓扑结构模仿原始协议,但认证机制已被篡改。
>特征匹配度:91。6%
>初步定位:西藏阿里地区东南部(误差±3公里)
>附加信息:该区域近期无合法通信活动记录
林远立即拨通扎西卫星电话。
接通瞬间,传来的却是断续杂音。
几秒后,扎西的声音终于穿透干扰:“……我们在山洞发现了混凝土加固墙体……里面有设备……不是我们的人……有个显示屏还在工作,上面写着……‘欢迎回家,持枪者’……”
通讯戛然而止。
林远盯着黑掉的屏幕,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对方不仅重建了节点,还在等待“继承者”
主动现身。
而这句“欢迎回家”
,意味着他们掌握了生物识别模板,甚至可能已经模拟出了“第五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