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重生之时代先锋 > 第两千九百九十四章 终于混脸熟了(第1页)

第两千九百九十四章 终于混脸熟了(第1页)

方梦舟报班的事情张倩当场就答应了下来,虽然还不到三十岁就被人喊阿姨,这心里多少有点别扭。

但董瑶是杨东旭弟媳,方梦舟的母亲和杨东旭同届,所以她和杜薇薇可以算是一辈儿的。人家女儿喊他阿姨没有任何问。。。

雨停了,天光从云层裂隙间渗出,像一束迟来的宽恕。武?关掉摄像机,却没有起身。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人,窗外的湿气凝在玻璃上,滑落如泪痕。那条短信还亮着屏幕:“至少她的电话被记住了。”他把这句话抄进了笔记本,字迹比平日潦草,仿佛怕慢了一秒,就会遗忘某种温度。

第二天清晨,苏婉清第一个到办公室。她带来一叠新整理的材料??是“记忆存档计划”启动以来收到的第一批实物捐赠:一本缝线脱落的账本,记录着九十年代东北某国企职工每月扣款明细;一张泛黄的火车票,背面写着“去北京上访,第三回”;还有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收件人写着“中央领导同志”,内容只有两行字:“我丈夫死在井下,矿上说不算工伤。求您睁眼看一眼。”

“这些都是普通人用命留下的证据。”她说,声音轻却坚定,“我们得让它们活下来。”

武?点头,将账本轻轻翻开。纸页脆得几乎不敢触碰,但每一个名字都清晰可辨。他忽然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人走了,东西还在,故事就还能讲。”他决定把这些实物纳入第九期选题??《证物》。

林骁当天发来消息,他在重庆见到了刘建国。老人刚做完一次肺部检查,医生警告他不能再熬夜。但他仍坐在书桌前,桌上堆满了各地寄来的求助信。“我现在不接热线了,但很多人还是写信来找我。”刘建国笑着说,眼角皱纹里藏着疲惫与执拗,“他们不信政府,也不信律师,就信一个老疯子还在看这些信。”

视频中,他拿起一封信念道:“‘刘老师,我是贵州铜仁的,我爸十年前被强拆时被打成植物人,去年去世了。家里穷,没敢打官司。但我听说你们节目能听见人说话……我想让我爸的名字被人记住一次。’”

林骁问:“你要怎么帮他们?”

刘建国沉默片刻,说:“我不能让他们赢回公道,但我可以让他们不被忘记。我把每封信编号、归档,连同他们的身份证复印件一起扫描上传到数据库。将来有人查这段历史的时候,至少能看到,不是没人抗争过。”

周野则从内蒙古传来一段音频。那是老额吉最后一次广播的录音。那天风雪极大,皮卡陷进雪坑,众人劝她返回,但她坚持站在车顶,对着麦克风诵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她的声音断续,却被风送得很远。录制结束后,她对周野说:“以前我觉得法律离我们太远,现在我知道,它就在我嘴里。”

这句朴素的话成了《证物》的开场白。

拍摄正式开始前,武?召集全体成员开了一场闭门会。他拿出母亲留下的那张纸条,放在会议桌中央。“我们拍了太多别人的痛苦,”他说,“但现在我们要面对一个问题:当记忆成为武器,我们有没有资格替别人保管它?”

苏婉清低头看着那份未寄出的信,轻声说:“如果我们不接,谁来接?”

没有人回答,但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不是选择,而是偿还。

第一站,摄制组前往黑龙江双鸭山。那里有一位叫李秀英的老妇人,丈夫是煤矿工人,二十年前矿难身亡。当时矿主私了,赔了三万块,连骨灰都没留下。多年来,她每年清明都在家门口烧一张打印的照片,上面是丈夫年轻时唯一一张工作照。今年春天,她听说“平民口述史数据库”成立,便抱着一纸箱旧物来到县档案馆,要求存档。

箱子里有:丈夫的安全帽,编号0;一本写满安全规程的手抄本;几张工资条;还有一页皱巴巴的协议书,写着“家属自愿放弃追责”。她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完成了数字化录入,临走时说:“我不识字,但我记得他的脸。只要这些东西还在,他就没真正走。”

镜头记录下她颤抖的手指点击“确认上传”按钮的瞬间。那一晚,武?在日记里写道:“遗忘是最温柔的谋杀,而保存,是最缓慢的反抗。”

与此同时,深圳骑手联盟传来新动态。王强组织的“零工权益互助会”已扩展至全国十二个城市,成员突破八千人。他们不再只是递交报告,而是开始尝试自我赋权:建立内部仲裁小组处理平台处罚争议,发起“透明计价运动”,要求公开算法逻辑,并联合高校学者研究“数字劳工法”的立法可行性。

更令人震动的是,一名曾因超时配送被永久封号的骑手,在基金会协助下提起行政诉讼,理由是“平台单方面剥夺劳动资格,侵犯基本生存权”。此案虽尚未开庭,但已被多家媒体称为“中国零工经济第一案”。

“我们不是要推翻系统,”王强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只是想让它听见我们的呼吸声。”

武?把这段采访剪进《证物》第二幕,配以一组数据投影:过去六个月,《微光》相关话题全网讨论量达4。3亿次;市长热线平均接通率提升至91%;全国已有十七个省份建立“民生诉求响应追踪机制”,承诺七日内反馈初步处理意见。

然而,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某夜,苏婉清接到匿名电话,对方只说了一句:“别碰赵德海弟弟的案子。”随即挂断。她查了号码,归属地为河北某县级市,正是当年发生冤案的地方。她将此事告知武?,两人商议后决定暂缓发布有关赵德海的部分内容,转而加强安保措施。

几天后,陈素芬在社区活动室遭遇断电。监控显示,一名陌生男子剪断了电路主线。警方介入调查,却发现此人无户籍登记,身份成谜。更蹊跷的是,当晚她的“普通人档案馆”网站突然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数小时后才恢复运行。

“他们在害怕。”林骁在电话里说,“怕这些看似微弱的声音,终将汇成洪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