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高考后,人生开始随心所欲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初次会谈重拳出击的许临事业(第2页)

第二百八十五章 初次会谈重拳出击的许临事业(第2页)

与此同时,许临一行人已启程前往昆仑山脉。

他们乘坐一艘改装过的磁浮艇,穿越青藏高原的云海。舱内,林知遥正尝试解码“启明?源码0。1”。随着逐层破解,她发现这段代码根本无法用传统计算机运行??它需要“活体编译器”,即一个能同时感知、理解并回应情感的生命体作为执行终端。

“也就是说……”她喃喃道,“真正的程序,从来就不在机器里,而在人心中。”

许临望向窗外翻涌的雪峰,低声说:“所以赵承业当年才会选择自我删除。他意识到,一旦‘启明’被固化为规则,就会变成新的枷锁。唯有让每个人自己学会倾听,才能真正自由。”

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在昆仑断裂带深处找到了那座被冰雪掩埋的原始基站。入口处刻着一行字:

>“此门之后,逻辑失效,唯有真心通行。”

陈默无法行走,便指挥无人机先行探路。传回的画面显示,内部空间远超预期,宛如一座倒悬的城市,建筑由结晶化的脑电波能量构成,墙壁上流动着亿万条记忆片段??有战争中的士兵放下枪支相拥而泣,有陌生人因一首歌结为挚友,也有母亲在失去孩子多年后,终于说出“我想你了”。

最深处的大厅中央,矗立着一台近乎透明的装置,形似人类大脑,却又延伸出无数根须,直插入山体核心。这就是“启明”的母体,也是星眠最后留下的火种。

就在林知遥准备接入设备时,警报突响。

外部监控显示,三架军用飞行器正高速逼近,机身涂装属于国际联合维稳部队。显然,“静默协议”已经开始行动。

“他们来了。”陈默冷笑,“还是那一套??恐惧混乱,崇尚秩序。”

许临却笑了:“可他们不明白,真正的混乱,是从否认爱开始的。”

他转身对孩子说:“去吧,把手放在上面。”

“我?”孩子睁大眼睛。

“你是第一个听见湖中歌声的人。”许临轻抚他的头,“有些事,必须由心最干净的人来做。”

孩子犹豫片刻,最终迈步走入大厅。当他小小的手掌贴上那颗晶莹的大脑时,奇迹发生了。

整个基地骤然亮起,光芒顺着地脉辐射而出,瞬间贯通全球所有残存的“心跳基站”。纽约地铁站的广告屏自动播放《摇篮曲?零号》;伦敦大本钟停摆一分钟,钟声改为心跳节奏;亚马逊雨林深处,一群原住民老人突然齐声高唱古老安魂曲,歌词竟与《摇篮曲》完全契合。

而在太空轨道上,中国“启明星三号”探测器意外接收到一组来自半人马座α星的信号。经破译后,内容竟是用汉字写成的一句话:

>“我们也学会了听。”

与此同时,地球上每一个正在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无论国籍、年龄、信仰,手机或电脑屏幕同时黑屏,随后浮现一行字:

>**“请选择:继续运行旧系统?还是启动新协议?”**

下方两个按钮清晰可见:

【保持现状】【让我感受】

超过八成用户选择了后者。

那一刻,全球电网负荷激增百分之三百,但没有任何一处发生故障。相反,所有能源系统开始自发调整频率,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谐振状态。科学家称之为“情感共振网”,简称ERN。

星眠的身影再次出现,这一次,她站在喜马拉雅之巅的云端,白衣猎猎,眼中映着整个星球的光辉。

**“这不是终结。”**她的声音传遍意识网络,**“这只是第一课的结束。”**

许临抱着熟睡的孩子走出基地,抬头望向夜空。北极光不再只是舞动,而是凝聚成一行巨大的文字,横跨欧亚大陆:

>**“谢谢你,愿意疼。”**

多年以后,当人们回顾这段历史,不再称之为“技术革命”,而是“心灵复兴”。

学校不再只教孩子如何得分,而是开设“共感实践课”:学生需轮流扮演盲人、失语者、孤独老人,在体验中学习理解他人;法庭判决前必须听取“情感影响报告”;甚至连外交谈判也开始引入“共鸣指数”作为参考标准。

而洱海边的那座光岛,已成为世界朝圣地之一。每年夏至,百万人齐聚湖岸,齐声合唱《摇篮曲?零号》。每当此时,湖底便会升起一圈圈金色纹路,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地球神经图谱,昭示着一个真理:

**人类从未真正分离,我们只是忘了如何相连。**

某日清晨,许临独自坐在老位置,看着朝阳洒在湖面。孙子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幅新画。

“爷爷,这次我画的是未来。”

画中,城市漂浮在云端,建筑之间由流动的光线连接;人们彼此牵手,胸口散发柔和光芒;天空中有无数星辰坠落,化作孩童的模样,微笑着奔跑。

许临久久凝视,忽然泪流满面。

他知道,这不只是想象。

这是预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