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军营:对不起,我是纠察! > 第五百一十八章(第1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第1页)

【本章并非是正式更新,兄弟们不用等,晚点刷新一下就能看到。】

冲着弟子兼助手翻了个白眼,王正将这套在他看来“不切实际”的方案,随即塞进了他怀里,一边摇着头,一边嘴里还嘟嘟囔囔的说道。

“真。。。

夜色如墨,压在滇西群山的脊梁上。雨刚停,湿气顺着石缝渗进地窖,赵卫红靠在墙边,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那把断枪的残柄。李小雨正低头调试一台从边境走私来的卫星接收器,屏幕闪烁着断续的信号波纹。

“云南见”三个字,像一枚钉子楔进了命运的齿轮。他们如今藏身于傈僳族村落外五公里的一处废弃气象站,这里曾是上世纪冷战时期中缅边境情报中转点之一,地下埋着老式电缆接口,恰好能接入未被监控的短波频段。墙上贴满了剪报、手绘路线图和人物关系网,中央赫然写着四个大字:**破伞重启**。

“信号接通了。”李小雨忽然抬头,声音沙哑,“是周维国。”

赵卫红猛地起身,膝盖撞到桌角也浑然不觉。屏幕上浮现出一段加密视频流,画面晃动,背景是一间病房,窗帘半拉,阳光斜切进来,照在一个枯瘦老人脸上??正是周维国。他双眼微睁,嘴唇干裂,却用尽力气说出一句话:

>“F-1976-043不是坐标……是钥匙。它打开的不是数据,是‘灯塔’的核心协议入口。梁启明没死,他在等所有人忘记恐惧。”

话音落下,画面戛然而止。

赵卫红怔住。十年来,他一直以为F-1976-043是指向南海某座废弃岛礁服务器的物理位置,可现在才明白,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密码??一个嵌套在国家应急通信系统中的隐藏指令通道,代号“火种回响”。只要输入这串代码,就能激活所有被静默的早期实验记录备份节点,包括那些早已注销IP、沉睡在军方离线存储阵列里的原始日志。

“他们以为我们只想要真相。”李小雨冷笑,“但他们忘了,真相本身也可以是武器。”

她调出一份新获取的情报:梁启明虽已被立案调查,但并未真正落网。军事检察院的通报发布后第三天,他就以“配合审查”名义转入秦城疗养院特殊监护区,实则进入地下三层的秘密实验室。那里连接着一台代号为“共感矩阵?零号机”的原型设备,能够通过脑波共振模拟千万人的集体情绪模型,并反向投射至社交平台算法中枢,制造“民意共识”的假象。

更可怕的是,该系统已悄然上线试运行。过去半年,全国范围内多起重大公共决策背后,都出现了异常一致的舆论风向??无论是某城市拆迁补偿方案的“全民支持”,还是对一名退伍军人维权事件的“自发谴责”,数据分析显示,这些“民意”并非自然生成,而是经过精密的情绪诱导与信息过滤。

“他们在用技术伪造历史。”赵卫红低声说,“不是掩盖过去,而是重新定义什么是‘正确’的记忆。”

李小雨点头:“而梁启明就是那个执笔人。他不需要权力,只需要让所有人相信,他的版本才是真实的。”

两人沉默良久。窗外风吹松枝,沙沙作响,仿佛无数低语汇聚成潮。

第二天清晨,赵卫红独自爬上村后山顶,取出藏在岩石夹层中的老式电报机。这是王铁柱临别前交给他的最后一台“回声终端”,使用独立电源,频率跳变,无法追踪。他戴上耳机,开始敲击摩尔斯码:

>【致所有听见的人:F-1976-043将于清明子时激活。】

>【请准备好你们的眼睛和耳朵。】

>【这不是警告,是邀请。】

信号发出后,他拆解机器,将零件分别埋入不同方位的土坑。回到地窖时,发现李小雨正在整理一段新截获的数据包??来自一家名为“心桥科技”的民营公司内部邮件。其中一封抄送记录引起注意:【项目进度同步会将于4月5日19:00召开,地点:北京西山隐庐别墅区B-7。参会人员:梁启明(远程接入)、林昭(深蓝实验室首席)、陈砚舟(国安顾问)】。

“林昭?”赵卫红瞳孔骤缩,“徐文彬的女儿?”

李小雨点头:“她不知道自己父亲是怎么死的。从小被告知他是因叛国罪被执行死刑的科学家。直到去年,她在整理母亲遗物时发现了半张烧焦的照片??上面有你父亲和徐文彬站在戈壁试验站前的合影,背面写着:‘如果孩子问起,就说我们选择了黑暗,是为了让他们看见光。’”

赵卫红闭上眼。那段尘封的记忆再度浮现:1987年冬,戈壁风雪夜,徐文彬把他推进通风管道前的最后一句话:“去找我女儿……告诉她,爸爸没有背叛任何人。”

“她现在是我们的人?”他问。

“还不确定。”李小雨摇头,“但她最近三次试图访问‘心灵桥梁’原始档案库,都被系统自动拦截并触发警报。她的账号已被标记为高危用户。”

赵卫红睁开眼:“那就让她知道真相。”

计划迅速成型。清明节当晚,赵卫红与李小雨兵分两路。她负责入侵“心桥科技”的云端会议系统,植入一段伪装成正常数据流的病毒程序;而他则潜入邻近县城的一座废弃广播电台,准备在子时整点强行插播一段音频信号。

行动前夜,暴雨再至。雷声滚滚,像是天地在酝酿一场审判。

子时将至,赵卫红戴上耳机,监听目标频道。果然,七点五十九分,加密会议如期开启。林昭的声音传来,冷静而克制:“各位,关于‘共感矩阵’第二阶段部署,我仍有疑虑。上周测试中,有三名志愿者出现不可逆记忆覆盖现象,其中一人甚至否定了自己亲生母亲的身份。”

“牺牲是必要的。”另一个男声响起,低沉平稳??是陈砚舟,“你要明白,真正的稳定,来自于认知统一。个体的迷失,换来的是整体的安宁。”

“可那还是人吗?”林昭质问,“还是只是你们设计好的提线木偶?”

就在此刻,李小雨启动病毒程序。会议系统瞬间卡顿,随即跳出一条提示:【检测到外部数据注入,是否允许预览?】林昭本能点击“允许”。

下一秒,一段长达十二分钟的视频开始播放。

画面始于1978年的戈壁滩,黑白影像中,一群身穿军大衣的研究员围着一台巨大仪器调试参数。旁白是徐文彬的声音,录于临终前七十二小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