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世子稳重点 > 第一千零四章 真实面目(第3页)

第一千零四章 真实面目(第3页)

位于城南的“信贝道”总局仓库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三百余封待寄民间文书尽数焚毁。官府宣称系“雷击所致”,并迅速封锁现场,禁止百姓靠近。

然而,就在火灾次日清晨,宣武门外的石板路上,出现了一行醒目的白粉字迹:

>“火烧得了纸,烧不了话。

>你说是雷劈,我说是灭口。”

短短两行,震动全城。

更诡异的是,当天各大茶馆说书人不约而同讲起一段“古事”:

“话说前朝有个暴君,惧怕百姓议论,下令收缴天下书籍。谁知百姓将文字绣在衣襟、刻在碗底、甚至纹在身上。最后,连宫中太监扫地时,都能从落叶堆里抖出半个字。”

故事结尾,说书人叹道:“有些东西,你想毁,它偏活得更久。”

调查之下,这些说书人皆与五音队无直接关联,却大多曾在寒鸦城听过孙儿讲学。他们自称“回声者”,任务便是让被压制的声音重新响起。

朝廷震怒,下令严查“妖言惑众”。数十名说书人被捕,关押刑部大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牢中囚犯竟自发组织“夜课”,每日轮流背诵《讲书稿》章节,由一人默记,待释放后继续传播。

一名狱卒偷偷记录下全过程,数日后辞职返乡,临行前留下一句话:

“我原以为自己是看守,后来才发现,我是听众。”

***

西域阿芜医馆。

阿芜收到南方急报:两名涉案礼部官员之一已在狱中“自尽”,死状可疑,颈骨断裂,却无挣扎痕迹。更令人惊心的是,其家中搜出一本日记,记载了他如何协助高层篡改民议数据、伪造百姓联名信,并参与策划多起“意外事件”以震慑异己。

日记末页写道:

>“我曾以为投靠权力便可保全身家,却不料一步步沦为屠刀。

>铃娘若在,必唾我面。

>我已无颜见江东父老,唯愿死后火化,骨灰撒入乌岭渡,随执笔者同沉江底。”

阿芜读罢,久久不语。她将日记原件密封,放入特制陶罐,命信使连夜送往星衡碑林。同时,她在医馆后院点燃一盏长明灯,供奉所有因言获罪者之灵。

那一夜,她写下一封密信,直送皇宫:

>“陛下:

>死者已缄口,活人仍在说。

>若您真愿听民声,请勿止于听廊击鼓。

>请查‘信贝道’火灾真相,彻查礼部黑账,重审十年来所有‘自尽’官员。

>否则,您所闻之声,不过他人筛选后的回音。

>??一介医者叩首”

信未署名,却盖上了铃娘遗物??一枚铜铃拓印。

***

七日后,皇帝召见刑部尚书,单独密谈两个时辰。次日,一道密旨下达:成立“独立稽查司”,直属御前,权限高于六部,专查民议舞弊、文书篡改、官员贪腐等案,首任主官由曾主持乌岭渡赈灾的退休老臣出任。

朝野哗然。保守派视此举为“自毁根基”,私下串联,欲发动言官弹劾。然此时,京城街头又传出一首新童谣,由一群蒙面孩童在深夜巷中齐唱:

>“新设稽查司,

>老臣胡子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