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落在碗沿。
他低头看着那滴泪映出的自己,苍老、孤独、被岁月啃噬得千疮百孔。可就在这一刻,他仿佛又看见了她??系着蓝布围裙,笑着递来一碗刚出锅的五香豆,说:“老头子,趁热吃,凉了就没那个劲儿了。”
“你做到了。”老人终于开口,声音哽咽,“连她放糖的习惯都还原了??从不加冰糖,只用红糖炒化后再融入汤汁,说是‘甜要有温度’。”
秦琅沉默地站着。
他知道,这不是胜利,而是一种交接。
老人缓缓摘下胸前的铜徽,放在桌上,推至秦琅面前。
“这张豁免卡,你拿去吧。你值得。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听我说完那段关于‘美食之灵’的事。”
秦琅点头,请他继续。
老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一生的秘密倾吐而出。
“所谓‘美食之灵’,并非某种超自然存在,也不是食材成精。它是人类情感与记忆通过食物长期沉淀后形成的集体意识场。每当有人为所爱之人倾尽心意去做一道菜,那份专注、思念、期盼、甚至遗憾,都会渗入味道之中。久而久之,这些无形的情绪便在世间流转,依附于特定的香味、口感、火候节奏之上,形成一种近乎灵魂的存在。”
他顿了顿,目光深远。
“你们参加的这场‘美食马拉松’,表面上是答题闯关,实则是筛选仪式。系统会自动识别那些真正理解‘为何而烹’的人。只有当厨师不仅懂得技法,更能感知背后的情感重量时,才会触发高阶题目。比如西瓜做菜、肉做点心、糖芋苗、葱油拌面……这些都是‘悼念类’或‘执念类’情感挑战。”
秦琅心头一震。
难怪这些题目如此刁钻,却又直击人心。
原来,它们不是考验手艺,而是检验灵魂是否纯净。
“而你,”老人凝视着他,“已经连续通过二十三道情感题,且每一题都注入真实回忆与共情能力。这说明……你已被‘美食之灵’初步认可。”
秦琅呼吸微滞。
“接下来的路会更难。晋级五十人只是开始,真正的试炼在于‘七日闭环’??传说中七天之内完成七道失传之味,且每一道都要唤醒至少一位逝者的记忆投影。若成功,便可成为‘承味者’,正式继承‘美食之灵’的意志。”
“记忆投影?”秦琅皱眉。
“是的。”老人低声道,“当味道足够真实,某些强烈执念会让已故之人短暂重现。不是鬼魂,也不是幻觉,而是记忆具象化。我妻子……就是在十年前那次复刻中,最后一次出现在我眼前。她坐在我对面,笑着说‘这次火候刚好’,然后慢慢淡去。”
他说完,眼中已有泪光。
“所以,年轻人,你准备好了吗?这条路一旦踏上,就再也无法回头。你会不断触碰别人的伤痛,也会被迫面对自己的过往。你会明白,最好的味道,往往来自最深的遗憾。”
秦琅低头看着那枚铜徽,又望向厨房里尚未熄灭的炉火。
他想起了那个女孩。
那个笑着说“阿琅,你要不要也当个点心师傅啊”的女孩。
她爱吃鲜肉月饼,喜欢秋天的桂花香,讨厌太甜的东西。她在二十岁那年因病离世,临终前还在病房里画了一张菜单,写着“等我好了,要做给你吃”。
那张菜单,至今夹在他母亲留下的食谱本里。
他抬起头,声音平静却坚定:
“我准备好了。”
老人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起身欲走。临出门前,他停下脚步,回头说道:
“记住,真正的味道,从来不在舌尖,而在心里。当你做的菜能让一个人流泪,那就说明??你已经听见了‘美食之灵’的呼唤。”
门轻轻合上。
铃铛轻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