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五十四章 盗取团旗谋划双线(第2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 盗取团旗谋划双线(第2页)

“正在阿里牧区追踪一条线索。”殷蓉调出地图,“一名放羊老人说,二十年前见过一辆无牌照军车停在古格遗址附近,车上下来几个人,往山洞里搬东西。当时以为是考古队,但现在回想,那些箱子上有类似齿轮图样的贴纸。”

林远瞳孔微缩。“齿轮图样”正是“灰线”晚期使用的三级暗记,专用于标记高危数据载体。

“他已经联系当地驻军协助勘探。不过……”殷蓉语气迟疑,“他说那片区域的地磁读数异常,GPS经常失灵,而且夜间能听到地下传来规律震动,像……钟摆声。”

“钟摆声?”林远心头一震。

他猛然记起汪振国全息影像最后说的话:“当最后一个信使老去,愿第一个读者尚未出生。”那句话说完后,背景音中确实有一声极轻的、仿佛来自地底深处的“铛??”,持续不到半秒,却被AI增强还原了出来。

频率:**7。83Hz**。

地球舒曼共振基频。

也是“地脉链”启动时的标准同步信号。

“不是巧合。”林远猛地起身,“有人在那里重启了节点。”

话音未落,战术终端骤然报警。红色弹窗跳出:

>【紧急通报】

>来源:“巢穴”AI中枢

>内容:检测到未知信号源正在尝试建立“地脉链”子网,拓扑结构模仿原始协议,但认证机制已被篡改。

>特征匹配度:91。6%

>初步定位:西藏阿里地区东南部(误差±3公里)

>附加信息:该区域近期无合法通信活动记录

林远立即拨通扎西卫星电话。

接通瞬间,传来的却是断续杂音。几秒后,扎西的声音终于穿透干扰:“……我们在山洞发现了混凝土加固墙体……里面有设备……不是我们的人……有个显示屏还在工作,上面写着……‘欢迎回家,持枪者’……”

通讯戛然而止。

林远盯着黑掉的屏幕,寒意顺着脊椎爬升。

对方不仅重建了节点,还在等待“继承者”主动现身。

而这句“欢迎回家”,意味着他们掌握了生物识别模板,甚至可能已经模拟出了“第五印记”??那个唯有真正执行过终极指令的军官才能激活的神经接口密钥。

“他们在钓鱼。”殷蓉脸色苍白,“只要有人靠近并试图接入系统,就会暴露真实身份和位置。”

“可扎西已经进去了。”林远抓起外套,“通知昆仑山留守组,启动‘回声-α’应急协议。我要亲自去一趟阿里。”

“你疯了?那里现在就是陷阱!”

“正因为是陷阱,才必须去。”林远系紧鞋带,眼神坚定,“如果我不去,扎西会死。如果没人去,整个‘信使之网’都会被拖入虚假节点,变成他们的傀儡系统。”

他停顿一秒,补充道:“而且……我怀疑那个山洞,和我父亲有关。”

殷蓉怔住。

“1989年,林建国最后一次任务记录为空白。官方说法是他因病退役,但实际上,他消失了整整四个月,直到冬天才被人在青海湖边发现,神志不清,嘴里反复念叨‘钟停了’‘他们改了时间’。”

“你是说……他也去过那个地方?”

“我不知道。”林远背上战术包,“但我得去看看。”

高原飞行总是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肃穆感。直升机穿越云层时,阳光斜射进舱内,照亮漂浮的尘埃,如同星辰洒落人间。林远靠窗坐着,耳机里循环播放着从XN-719电台提取出的那段摩尔斯电码录音。

起初只是标准训练内容,重复播报字母组合。但在第十四遍时,背景音中隐约浮现出另一串节奏不同的敲击声。经AI分离后译为:

>“不要相信时间。他们修改了钟。”

这句话让他浑身一凛。

抵达阿里当日,天气突变。暴风雪封锁了通往古格遗址的唯一山路。林远一行被迫在距目标地点十公里处扎营。夜里,他独自走出帐篷,仰望星空。这里的夜空清澈得惊人,银河如刀刻般横贯天际。

忽然,腕表震动。

不是来自通讯系统,而是嵌入皮下的微型接收器??“根脉”特供版,仅在极端环境下启用。一道加密信息悄然流入:

>发送者:未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