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展开《辨伪录》,逐条宣读:
“查天元十年,户部虚报丰产,实则饥荒蔓延,百姓易子而食,乃尔等隐瞒不报,致死者百万;
天元十二年,西域和亲公主实为庶女冒充,只为骗取岁币,败坏邦交;
更有先皇后之死,并非急病,而是尔命御医下鸩……”
每念一条,太后脸色便白一分。
“够了!”她怒拍扶手,“来人!杀了这个妖妇!”
然而,无人上前。
殿外,传来整齐脚步声。
陆沉率赤心营涌入,刀锋齐指太后。随后,佑安帝在两名太监搀扶下踉跄走入,面色蜡黄,却目光坚定。
“母后,”他声音虚弱却清晰,“儿臣已查明一切。您囚我、毒我,只为继续操控朝政。但现在??天下已知真相,您输了。”
太后浑身颤抖,忽然狂笑:“输?我辅佐三代帝王,稳江山四十载!你们懂什么?乱世需铁腕,太平靠谎言!没有我,这天下早就崩了!”
“可那样的太平,是死人的太平。”晚余上前一步,“您用恐惧维系秩序,用欺骗换取稳定,可您有没有想过,当所有人都不再相信彼此时,这座江山,早已空了。”
她转身面向佑安帝:“陛下,若您此刻仍愿改革,请当着天下人之面,亲手废黜此人,以正纲纪!”
佑安帝咬牙,抽出侍卫佩剑,一步步走向太后。
剑尖抵住她咽喉时,老人终于落泪:“安儿……我是为你好啊……”
“可我不想要这样的‘好’。”佑安帝闭眼,挥剑斩断其发髻,喝令:“废太后为庶人,幽禁冷宫!即日起,朕亲政!”
雷霆落定。
三日后,大赦天下。
《辨伪录》正式入藏内阁档案馆,更名为《正史补遗》;
废除文字狱十三条,设立“直言奖”,奖励揭发弊政者;
重开科举,首设“策论试”,考问民生疾苦;
更令人震动的是,佑安帝下诏:“自今而后,凡皇后、太后干政者,视为乱国,群臣可共诛之!”
朝野哗然,赞誉如潮。
一个月后,春阳初暖。
晚余立于曲江池畔,看着孩童们在岸边放纸鸢。风筝高飞,上面写着“真”“信”“仁”等字。
阿芜走来,笑着递上一杯茶:“先生,国子监刚送来新编教材,第一篇就是您的《光明行》。”
“哦?”她接过翻看,忽而一笑,“写得比我好。”
远处,霍昭正在军营操练新兵,左眼虽盲,却已能凭风声判断箭矢来向。霍九渊卸甲归田,每日在城郊教村童习武读书。程砚出任边防参军,主持与吐蕃互市事宜。
一切都变了。
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晚余仰头望着湛蓝天穹,轻声道:“祁让,你看,春天来了。”
风过耳畔,似有回应。
她知道,这场战争从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
但她也明白??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出真相,
只要还有人敢于倾听,
那么,光,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