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梓艺也参演过一些电视剧、网剧什么的,原本对于自己还是有一些信心的。
毕竟自己这次来出演的只不过是一个配角罢了,可是当真正进入拍摄的时候,孟梓艺这才清楚的知道她和吕铭与张松文之间演技的差距。
。。。
陆钏出院那天,北京下了场罕见的暴雨。雨点砸在车窗上像子弹,陈野握着方向盘的手青筋暴起,后视镜里不断扫过可疑车辆的影子。他们换了三辆车、绕了七条街才甩掉尾随者。热芭坐在副驾,手里攥着那封信的复印件,指节发白。
“苏黎说,‘回声清除’不是恐吓。”她声音很轻,却压得住整个车厢的沉默,“是标准化流程。过去十年,至少有十九个‘不稳定因素’在类似车祸后被宣告‘精神失常’,送进私立疗养院,再没出来。”
陆钏靠在座椅上,闭着眼,呼吸平稳得不像刚经历生死劫难的人。“他们怕的不是我们揭发什么,”他说,“是怕有人证明??系统能被看穿。”
手机震动。秦澜发来一张截图:某权威乐评公众号突然发布长文《论艺术的社会责任边界》,通篇未提陆钏,却用三百字冷嘲热讽“某些歌手借‘真实’之名行煽动之实”,并强调“行业需要清朗生态,而非情绪化对抗”。
“这是信号。”陆钏睁开眼,“他们在集结舆论预备队,准备全面围剿。”
当晚,团队藏身于京郊一处废弃录音棚。这里曾是九十年代摇滚乐队的秘密排练地,墙皮剥落,电线裸露,但地下埋着防干扰光纤,是周临留下的最后安全屋。苏黎已提前接入卫星链路,将“凤凰计划”的核心证据做了分布式加密存储。
“只要我还活着,他们就别想彻底删除。”她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抬头看向陆钏,“但接下来你要做什么?继续直播?发通稿?还是……等更多人觉醒?”
陆钏没回答。他走到角落那架布满灰尘的老钢琴前,掀开琴盖,轻轻按下中央C。音不准,颤巍巍地响了一声,像是垂暮之人的叹息。
“我想我爸当年也听过这种声音。”他说,“火灾前夜,他还在改《春江花月夜》第三乐章。我说太难听了,节奏拖沓,情绪压抑。他问我:‘你觉得好听的标准是什么?’我没答上来。第二天火就烧起来了,母带、手稿、连同他人都没了。”
他停顿片刻,手指缓缓滑过黑白键:“后来我才知道,那首曲子原本叫《破晓》。是他写给母亲的告别信??她得了渐冻症,清醒地看着自己一点点死去。他说,如果音乐不能说出这种痛,那它还有什么意义?”
房间里没人说话。只有雨水顺着屋顶铁皮滴落的声音,嗒、嗒、嗒,像倒计时。
第二天清晨,一封匿名邮件悄然抵达全国五十家主流媒体编辑部、二十所音乐学院院长信箱,以及三位文化界德高望重老艺术家的私人邮箱。附件只有一个音频文件,标题为:**《春江花月夜?原始母带修复版》**。
没有说明,没有署名,只有开头十秒的环境音??轻微咳嗽声,翻谱纸的??,然后是一个男人低沉而坚定的声音:“这是1998年4月3日凌晨两点十七分,我在‘声纹旧音’地下室录下的最终版本。若我遭遇不测,请让这声音替我说话。”
音频播放至第十一分钟时,出现了明显断点。紧接着是一段监控录音:
>**男声(吕铭):“这张专辑不会发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时代的冒犯。”**
>**另一人(沈砚):“可合同已经签了,版权属于创音联合。”**
>**吕铭冷笑:“版权?谁掌握渠道,谁就有版权。把母带格式化,对外宣称遗失。顺便告诉家属,老爷子精神状态不稳定,临终作品不宜公开。”**
整段录音共计十三分二十三秒,结尾是消防警报响起前十七秒的寂静。
二十四小时内,该音频通过私人渠道流转上千次。有人偷偷上传到海外平台,瞬间被搬运回国;有音乐教授在课堂上公开播放,学生全程静默;更有老一辈从业者含泪转发:“原来我们早就失去了耳朵。”
而真正引爆舆情的,是一段由AI反向还原的视频影像。苏黎利用声纹重建技术,结合陆父生前采访资料,生成了一分钟动态画面: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坐在钢琴前,抬头微笑,说:“各位朋友,我是陆明远。这首《破晓》,送给所有不敢说真话的灵魂。”
那一刻,无数人哭了。不是因为悲伤,而是震惊??原来我们曾离这样的音乐如此之近,却又被硬生生夺走。
吕铭终于坐不住了。
他在一场内部会议上拍桌怒吼:“谁泄露的?!这录音根本不存在!那是伪造的!深度伪造!懂不懂?!”
可回应他的,却是下属递来的一份数据报告:
-#寻找真正的春江花月夜#阅读量突破21亿;
-全国超过三千所学校自发组织“听见父亲”主题音乐课;
-某电商平台黑胶唱片销量同比暴涨0%,其中《不说谎的人》实体版溢价至两千多元仍一碟难求;
-更致命的是,国家广电总局官网留言区出现大量实名举报信,要求彻查“凤凰计划”及其背后资本操控文艺创作行为。
“这不是舆论战。”他的幕僚低声说,“是文化起义。”
三天后,央视一档冷门纪录片栏目突然加更,播出特别篇《被遗忘的声音》。片中未点名提及任何人物,却用大量史料与匿名访谈勾勒出一条清晰脉络:从千禧年初原创音乐打压潮,到近年AI审美工业化运作,再到“云镜”系统的隐蔽渗透。结尾字幕缓缓浮现一句话:
**“当技术开始定义何为美,我们是否还记得,最初为何歌唱?”**
节目播出当晚,#央视暗批云镜#登上热搜榜首。官方账号未作回应,也未删帖,等于默认放行。
陆钏团队趁势出击。他们不再发布新证据,而是启动“种子行动”??将《春江花月夜》原始乐谱拆解成十二个片段,分别寄往全国各地独立音乐人、高校社团、街头乐队手中,并附上一句话:
**“请用你的语言,重新讲述这个故事。”**
于是,新疆的冬不拉弹出了荒原上的黎明,成都的说唱少年把第三乐章改成方言Rap,哈尔滨交响乐团在零下二十度的街头露天演奏,杭州一群盲童用手语“唱”完整首曲子……每一版都不完美,每一版都震撼人心。
吕铭试图封锁。他动用关系施压平台下架相关内容,约谈合作艺人划清界限,甚至派人潜入几个民间演出场地制造混乱。可每一次压制,都会催生更多反抗。
最讽刺的是,某头部综艺紧急推出“致敬经典”特辑,邀请流量明星翻唱《不说谎的人》,结果舞台AI修音过度,导致歌手表情僵硬、声音机械,被网友戏称为“赛博鬼畜”。视频评论区迅速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