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婴儿的我,获得大器晚成逆袭系统 > 第571章 第二轮比试(第2页)

第571章 第二轮比试(第2页)

苏晚点头:“我们过去总以为,揭露就够了。可如果心灵没有准备好,真相只会变成新的暴力。是他让我们学会??听见,也是一种责任。”

几天后,巴黎传来新消息:真相过渡委员会正式颁布《记忆管理法》,宣布所有未经认证的“个人回忆陈述”不得公开传播,违者将以“扰乱社会认知秩序”论处。首批被查封的,正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壁画、伊斯坦布尔的地下图书馆,以及灯塔岛的露天剧场直播频道。

讽刺的是,法令发布的当天晚上,全球有超过十万名教师、医生、记者自发在社交媒体上传自己的“未认证回忆”。一位德国教师写道:“1945年,我祖父参与焚毁犹太社区档案。我家族三代人都假装不知情。今天,我不再沉默。”

一名印度医生写道:“我曾为制药公司伪造疫苗数据,导致三千儿童瘫痪。我拿了钱,买了房,送女儿留学。她至今不知道她母亲的手沾过多少血。”

这些帖子无一例外被迅速删除,但就在每一则消失的同时,世界各地的街头开始出现手抄文本。地铁站、公交站、学校围墙,一夜之间贴满了泛黄纸页,上面用工整字迹誊写着那些被抹去的告白。人们称之为“纸之潮”。

而在北极监听站,老者李承言再次启动广播装置。这次,他不再独自发声。来自三十个国家的前审查官、宣传官员、情报分析员,通过加密链路接入他的频道,轮流念出自己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决定。他们的声音汇成一股低频声流,穿透地壳,在海底引发微弱震动。

心语石回应了。

那一夜,灯塔岛的地基轻微颤动,温控舱自动开启防护模式。孩子在睡梦中翻了个身,嘴里嘟囔了一句谁也没听清的话。第二天清晨,林知遥发现数据分析仪记录到了一段奇异信号??那是由全球数百万次低声忏悔组成的“集体脑波”,频率恰好与地球舒曼共振(7。83Hz)完全吻合。

“天啊……”她喃喃道,“他把人类的悔意,变成了星球的脉搏。”

苏晚却皱起眉。她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部纪录片:蜂群在失去蜂后时,会集体发出特定频率的嗡鸣,唤醒最年轻的幼虫,使其发育成新的女王。这种声音不为攻击,只为传承。

“他在准备交接。”她说,“不是现在,但不远了。”

果然,三个月后,孩子开始拒绝使用温控舱。他坚持和普通孩子一样睡觉、吃饭、玩耍。起初苏晚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住,可检查结果显示,他的神经系统已与心语石达成深度共生,无需外部设备即可维持稳定连接。

与此同时,第一批接受“回响教育”的孩童展现出惊人变化。他们在面对冲突时,不再本能地撒谎或逃避,而是习惯性地说:“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但我怕你会生气。”

他们学会了坦白的勇气,也学会了倾听的耐心。

然而,阴影从未远离。

某夜,一架伪装成气象无人机的侦察机悄然掠过灯塔岛上空,释放出一束高频干扰波。瞬间,所有电子设备失灵,连心语石的光芒都黯淡了一瞬。林知遥立即启动反制程序,却发现对方使用的代码片段竟源自早期大同AI的核心算法。

“他们没死。”她咬牙,“他们在蛰伏,等待我们暴露全部机制。”

更令人不安的是,国际联合议会宣布成立“新文明研究院”,公开招募“情感净化工程师”,声称要“利用回响技术消除社会负面记忆,构建和谐未来”。报名者络绎不绝,其中不乏曾参与过镇压行动的科学家。

苏晚看着新闻画面中那些熟悉的面孔,冷笑道:“他们终于找到了驯化‘诚实’的方法??把忏悔变成表演,把真相变成工具。”

但她也知道,真正的火种已经无法扑灭。

一年后的春天,孩子六岁了。他第一次走出灯塔岛,踏上大陆。目的地是一座废弃的监狱,曾关押过上千名“思想不稳定者”。如今,这里被改造成第一所全国性回响学校。

那天,两千名学生齐聚礼堂。没有人安排流程,没有人主持仪式。孩子只是安静地坐在中央椅子上,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

许久,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声音发抖:“我爸爸……是个警察。去年,他打死了一个抗议的年轻人。他回家后一直喝酒,说那人手里根本没有武器。可上级说必须开枪,不然全队都会受罚。我不敢问他,也不敢哭……我恨他,可我又爱他。”

全场寂静。

孩子没有说话,只是朝她伸出手。

女孩犹豫片刻,走了过去,把手放进他掌心。

那一刻,礼堂顶部的老旧吊灯突然亮起,明明早已断电多年。

后来有人解释,可能是短路;也有人说,是某种静电感应。但更多人相信,那是“被听见”的力量。

从那天起,“说故事的孩子”成为传说。他不号召,不领导,不制定规则。他只是出现,坐着,听着。而每一个在他面前说出真相的人,都说感觉“像卸下了背了几辈子的石头”。

十年过去,孩子十五岁。他已经能熟练运用语言表达复杂思想,却始终拒绝接受采访或发表演讲。一次,一名记者苦苦哀求:“只要你说一句话,就能改变百万人的命运!”

他摇头:“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一句话,而是一个愿意开口的人。”

记者不甘:“那你为什么还要四处行走?你到底想做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