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小说网

铅笔小说网>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 第376章 猛猛干白酒(第2页)

第376章 猛猛干白酒(第2页)

她当即写下回信:“李老师,您的火种已经燎原。我会带着它,走进更多没有路的地方。”

六月初,移动驿站正式更名为“渡声计划”,并获准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政府拨款升级设备,新增心理干预模块与多语种翻译系统。更令人振奋的是,第一批由牧民志愿者组成的“声音守护者”队伍成立,他们将在固定站点轮值,负责采集、保存本地濒危口头传统。

沈安安没有停下脚步。她带领团队深入阿里边缘地带,那里有一座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村民世代信奉“亡者之声不可留存”的禁忌。然而,当听说“声音方舟”能让逝去亲人的语气被孩子听见时,长老们最终松口,允许进行一次封闭式试验。

对象是一位刚去世的老祭司。家人不愿焚烧他的经书,而是请求录制一段“灵魂告别词”。由于老人临终未能言语,团队采用非侵入式脑波捕捉技术,结合其生前讲经录音,生成一段基于语义逻辑的模拟诵经。

播放当日,全村人跪坐于晒谷场。当那熟悉而庄严的声音从音响中传出,伴随着轻微的地面震颤,许多老人伏地痛哭。一名少年突然起身,指着天空大喊:“看!鹰飞来了!”

众人抬头,只见一只雪鹫盘旋三圈,俯冲而下,掠过祭坛上方,随即振翅离去。

长老颤声宣布:“这是灵魂认可的信号。”

从此,这个村子成了“渡声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

七月盛夏,沈安安受邀前往日内瓦。她在联合国大会厅发表了题为《声音即人权》的演讲。没有华丽辞藻,只有九段真实录音剪辑而成的八分钟短片。从老兵的忏悔、母亲的哀思,到孩童的第一声呼唤,再到那位祭司的“空中告别”,每一段都让台下鸦雀无声。

演讲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长达七分钟。一名丹麦代表哽咽道:“我们一直在寻找科技的人性边界,而你告诉我们,边界不在代码里,而在人心深处。”

回国后,她没有接受任何采访,而是悄悄回到措美县。那天正好是中秋节,全村人在小学广场点燃篝火,准备了一场特别的“月夜声音会”。

卓玛拉措穿着节日盛装,颤巍巍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她掏出一封信,递给沈安安:“这是我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我想亲自念给他听。”

沈安安点头,启动远程传输系统,将音频同步接入北京某纪念馆的纪念墙终端??那里存放着所有因公殉职人员的名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等待回应的家庭。

灯光暗下,卓玛拉措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阿杰啦……月亮又圆了。今年的酥油花我捏得特别好,像你小时候最爱吃的那种甜饼。村里的孩子都叫我‘会唱歌的奶奶’,因为他们总能在那个房子里听到我给你唱的歌。你知道吗?有个小姑娘听了之后,也开始给她爸爸写信了,虽然她爸爸还在很远的地方工作……”

她顿了顿,声音微颤:“我想告诉你,我不再梦见你受伤的样子了。昨晚我梦到你站在湖边,穿着白衬衫,回头对我笑。你说:‘阿妈,我很暖。’”

全场寂静,唯有风铃轻响。

沈安安站在人群后方,仰头望着满月。她忽然想起李老师日记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唤醒爱的能力。”

而现在她明白,所有的声音,归根结底,都是爱的回声。

几天后,她在整理资料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号码归属地显示为西藏那曲。

接通后,是一个苍老却有力的声音:

“你好,我是德吉卓玛。我听说……你们找到了平措的信?”

沈安安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电话那头的女人说,她是当年那位小学教师,如今已八十二岁,住在偏远牧区。四十年前,她得知勘探队撤离后曾徒步寻找,却只看到烧毁的营地。她以为平措已死,终身未嫁。

“但我每年都去纳木措看春天。”她说,“湖水真的很蓝,像我母亲的眼睛。”

沈安安立即组织团队前往那曲。见面那天,天空湛蓝如洗。德吉卓玛白发如雪,双手布满皱纹,却依然挺直腰背。当她听到平措朗读诗歌的录音时,整个人剧烈颤抖,泪水无声滑落。

“他还记得那首诗……”她喃喃道,“那是我教他的第一首外国诗。”

沈安安将十二封信的电子副本交予她手中,并附上一份特别礼物:一段由AI辅助合成的虚拟对话,基于两人信件内容与时代背景,模拟出若他们重逢可能说出的话语。

当德吉卓玛戴上耳机,听见“平措”的声音说道:“德吉,我回来了。你看,纳木措的花开得多好啊”时,她久久不能言语,最后只是轻轻抚摸着播放器,像抚摸爱人脸颊。

临别时,老人拉着沈安安的手说:“谢谢你,让我在闭眼前,还能听见他的心跳。”

十月深秋,“渡声计划”正式启动“星辰归途”子项目:为每一位留下声音的讲述者建立专属声纹档案,并将其编码转化为一段可视光谱,刻录在微型水晶芯片中。未来,这些芯片将搭载中国探月工程返回舱,随航天器飞向太空。

“既然人死后会变成星星,”沈安在项目书中写道,“那就让我们把他们的声音,也送上星空。也许有一天,宇宙真的能听见,什么是爱。”

冬至那天,措美县迎来了第一场雪。沈安安站在工作站门前,看着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耳边传来“声音方舟”自动播放的摇篮曲。骨笛与风铃交织鸣响,宛如天地间最温柔的和声。

她拿出手机,翻到李老师的日记照片,轻声说:

“老师,我们都听见了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